倫敦辦奧運,到底經濟不經濟?據外媒報道,奧運期間,英國倫敦遊客數量大幅減少,甚至達95%;奧運客房的預訂價格也紛紛下調。不少贊助商紛紛選擇謹慎觀望。業內人士分析説,全球經濟放緩加之歐債危機膠著,英國難以獨善其身,其前景仍不樂觀。因此,舉辦一次奧運會,很可能令英國經濟雪上加霜。
四年一度的國際體育盛會已經開鑼,各項賽事也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看起來熱火朝天。但歐債危機籠罩下的倫敦奧運會,卻或多或少地帶了點悲壯意味。一方面,對任何一個主辦國來説,奧運會都不僅僅是一項體育盛事,其對東道國經濟方面的拉動作用令人期待,尤其是歐債危機蔓延的當下。那麼,倫敦是否能夠把握住這次機會,在經濟上有所得?另一方面,對於中國商人來説,面對經濟下滑的英國,是否會選擇“隔岸觀火”?
天氣冷經濟更冷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説,日前,英國倫敦街頭蕭瑟的景象引起了廣泛的議論。門可羅雀的酒店、空空如也的劇院、門庭稀落的觀光景點……到處瀰漫著令人不安的蕭條氣氛,和這場盛大的國際體育盛事一點都不協調,也讓人們對奧運將給英國經濟帶來短期提振的預言産生了懷疑。“對於英國經濟而言,舉辦本次奧運會無疑會令其雪上加霜。”商務部研究院歐洲研究室專家崔艷新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英國經濟本身存在諸多問題,何況在奧運會期間英國國內的經濟形勢並不如預期好。這主要與自身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動力有關。其實早在奧運會開幕之前,英國就面臨著經濟減速和衰退的危險。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英國所遭受的影響遠比歐洲其他國家要深,之後又遭遇波及歐洲大陸的歐債危機。雖然英國不屬於歐元體系國家,但它主要面對歐洲貿易市場,影響還是比較深遠的。
每年七八月的暑期是英國的旅遊旺季。原以為借倫敦奧運會之東風會助推倫敦旅遊業發展,但早在去年,歐洲旅遊業經營者協會就悲觀估計,今年奧運會期間,旅行社倫敦遊的預訂率可能減少60%。奧運會舉行期間,遊客數量甚至可能大幅減少95%。倫敦的酒店因訂房情況較為低迷,已紛紛下調了客房價格。據Hotels.com的調查顯示,奧運客房的預訂價格在6月份的兩周時間裏下降了25%左右。
對於這種現象,崔艷新表示,在英國舉辦奧運會,大部分還是歐洲人去觀看,歐洲經濟普遍不景氣,肯定會影響賽場觀眾人數,從而導致和旅遊觀光相關的一些行業受到較大影響,比如飯店、交通、劇場等公共場所和配套設施。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姚鈴也表示,倫敦奧運會的不景氣和全球經濟放緩有密切關係,英國國內經濟指標從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二季度一直處於下滑態勢,持續衰退,這當然和歐債危機息息相關。
中國商家冷對奧運贊助
“當然,舉辦奧運會本身並不是影響英國經濟的主要因素,其實英國在奧運會上的投入並不比其他國家多,而且大部分比賽場館都沿用了以前建造的舊有場館,並沒有花費過多資金建造新館。”崔艷新談道。
金融危機讓不少財大氣粗的潛在贊助商都變得謹慎許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幾年前雖然英國品牌“吉百利”巧克力簽約了倫敦奧組委,成為其首個所謂的“二級贊助商”,但這2000萬英鎊的贊助費不到頂級贊助商的一半,實乃杯水車薪。而對倫敦奧運會,中國企業只有一個贊助商級別的企業參與。
談到此次奧運會中國贊助商比較冷淡的現象,崔艷新稱:“中國企業有著足夠的資金,或許只是企業內部綜合評估後覺得風險較高。當然也不排除一些知名的運動品牌企業自身還存在如何‘走出去’等問題,比如李寧公司。”
姚鈴補充道:“李寧公司因為品牌定位不準,首先在西班牙的門店出現問題,目前波及整個公司,肯定不會涉足贊助奧運會的項目。國內的贊助商一般投資海外的新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對體育等傳統領域不太願意投資。換句話説,就是不願意冒這個險。”
姚鈴還表示,其實奧運會對於一個國家來説,不一定會成為其盈利的契機,之前韓國和美國在舉辦奧運會時都曾經遇到入不敷出的情況。
對於接下來英國經濟形勢將如何發展,姚鈴認為“很不看好”。她解釋道,英國的經濟形勢會受到歐洲局勢的持續影響,大概5年後才能逐漸恢復經濟增長的態勢,要想恢復到危機前的經濟狀況,大概需要調整10年左右。之所以如此步履維艱,主要由於像英國這樣的老牌工業國家目前找不到新的經濟增長動力,之前廣泛關注的綠色能源領域也未能從中找到獲利點,還需要持續研究探索,使其得到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