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是實行總理內閣制的聯邦制國家,聯邦、州和地方三級政府分享不同的權力。澳大利亞的礦産和能源資源主要由聯邦政府的工業、科學和資源部和澳大利亞地質調查機構,以及州政府的礦業管理部門負責,各州一般都有自己的礦政部門,負責本州礦産資源的開發與管理;農業由澳大利亞農業、漁業和林業部和各州、各地方農業管理部門負責;貿易主要由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負責,該部身兼外交和外貿雙重職責,由外交部長和貿易部長共同管理。其中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負責貿易促進和市場開發工作,由貿易部長分管;澳大利亞國際開發署負責海外援助項目的管理,由外交部長分管。
澳大利亞産業政策變遷
澳大利亞是一個後起的工業化國家,農牧業、採礦業為澳傳統産業。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製造業和服務業迅速發展,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逐漸增加。尤其是服務業已成為國民經濟主導産業,佔澳大利亞GDP50%以上。目前,服務業(包括教育出口、留學業)、製造業、採礦業和農業是澳大利亞的四大主導産業。
1.以外向型經濟和專業化為特徵的産業結構調整
為促進本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澳大利亞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了全國性的經濟結構調整。一方面,國民經濟由內向型向外向型轉變。澳大利亞政府逐漸意識到發展外向型經濟可以突破國內市場狹小的限制,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而且出口增長還可以改善國際收支情況,因此開始注重發展外向型經濟,以增加出口來帶動國民經濟的發展。
另一方面,澳大利亞政府逐步轉變製造業發展模式,為更好地利用其生産要素稟賦優勢,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製造業,政府大力支援企業在維持一定生産技術和能力基礎上,逐步向專業化生産轉變。為此,政府力求使産品結構合理化,並調整了工業地區分佈和企業組織。在政府政策的指導下,一些電子元件、大型船舶停産,而許多新産品(如食品、醫療器械和文化用品等)則陸續投産,一些工業如汽車和造船業也進行了整頓。
2.引進競爭機制的國內市場發展戰略
澳大利亞僅有2100萬人口,但私人消費已佔其國內生産總值的60%,強勁的國內消費市場使得澳大利亞經受住了亞洲金融危機以及2003年嚴重旱災的雙重考驗。取得的成績要歸功於澳政府著力培育競爭的國內市場,並出臺了一系列符合市場規律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一是積極推進國企私有化改革,增強企業的活力;二是取消市場準入壁壘,實施放鬆金融、勞動力等市場管制政策,提供富有競爭的市場環境;三是通過稅收、福利等分配製度改革,提高市場資源配置能力;四是通過充分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鼓勵消費信貸等措施,提高個人即期消費能力。國內市場的培育既拉動了內需,又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維護了社會穩定。
3.作為“資源供給型發達國家”的特徵越來越明顯
作為一個資源供給型發達國家,澳大利亞財政和國際貿易平衡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礦業等資源産業。這一獨特而顯著的經濟特徵令澳大利亞在2009年的金融危機中倖免于難。澳大利亞經濟所表現出的穩健,除了部分得益於政府有效的財政刺激計劃以及令銀行謹慎貸款的嚴格監管政策外,更多源於全球礦産市場的率先升溫以及中國迅速擴大的資源的需求。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統計,1994~2006年的13年間,採礦業産值由23.5億澳元迅速攀升至125.84億澳元。如今,澳大利亞50%以上的商品出口與礦石有關,採礦業的直接僱員數量及其與之依存的礦産品生産和加工行業的就業人數佔澳大利亞總就業總人口的近4%。尤其是最近5年,隨著中國等新興國家對於鐵礦石的需求日益攀升,澳大利亞礦業巨頭牢牢控制著全球鐵礦石市場的定價權,並且在其國民經濟中所佔的分量越來越重。如今,日本和韓國等亞洲鐵礦石進口國60%~70%的進口礦石來自澳大利亞,中國50%左右的進口鐵礦石也來自澳大利亞。作為支柱産業,來自礦産業的稅收佔到澳大利亞國內生産總值的18%。與之相比,澳大利亞採礦業以外的其他産業增長及其趨勢仍較為遲緩,更突顯出澳大利亞作為資源供給型發達國家的特徵。
澳大利亞貿易政策變遷
對外貿易是澳大利亞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09/2010財年(2009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澳大利亞貿易總額為5138.1億澳元。其中,出口2543.3億澳元,同比下降10.6%;進口2594.8億澳元,同比下降6.8%。澳大利亞充分發揮其自然資源豐富的優勢,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初級産品出口國,其傳統出口産品為礦産品、畜牧産品和農産品,進口以製造品為主。
澳大利亞堅持主張實行全球貿易自由化政策,政府實行多邊貿易體制、區域性貿易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並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