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談判僵局終於在8月2日這一大限將至之時得到化解。7月31日晚,奧巴馬總統在白宮宣佈,白宮和國會領導人已就提高債務上限和削減債務達成協定。消息傳出,美國民眾乃至全球市場暫時松了一口氣,股票買盤涌現,推動亞太主要股市強勁反彈。美國民眾普遍認為,這次美債危機損害的是美國的信譽,動搖了世界對美國政治體制的信心。
市場緊張情緒稍有緩和
根據協議,未來10年美國政府將削減約2.4萬億美元開支,同時提高的債務上限略低於這一數字,以保證政府2012年全年都有支付能力。協議將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削減9170億美元,提高債務上限9000億美元。由於時間緊迫,奧巴馬有權立即提高債務上限4000億美元。第二階段,由12名議員組成的跨黨派委員會將在今年11月23日前提出至少削減1.5萬億美元開支的建議並經國會年底前表決。建議如獲採用,奧巴馬將有權提高不超過1.5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如果委員會不能達成一致或其建議未被通過,預先設定的減支安排將自動啟動。如果國會兩院均在今年12月23日前通過平衡預算憲法修正案,總統還可再額外提高債務上限。
參院和眾院將分別於8月1日下午和晚上對協議進行投票表決。輿論普遍認為,協議在參院過關問題不大。而在眾院,雖然協議仍會面臨共和黨保守派和民主黨自由派的反對,但分析人士對其通過大多抱謹慎樂觀的態度。
雖然協議仍未最後敲定,但美債談判的此番進展,足以令此前忐忑不安的投資者稍微松了一口氣,多國股市應聲反彈。日本日經225指數8月1日收漲1.34%,韓國股指反彈1.83%,中國香港恒生指數上漲1%。澳大利亞基準股指也反彈了1.7%,至4494.80點。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股市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升幅。“這是一種緊張情緒釋放後的反彈。”美聯社援引標準普爾公司駐新加坡分析師的話稱,最重要的是,“最壞的情形已經被排除”。
與此同時,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也對美國債務談判進展作出反應。避險情緒緩解,導致8月1日國際金價下跌。國際油價則出現上漲,倫敦和紐約市場基準原油期貨價格升幅均超過1美元。由於市場情緒稍有緩和,美元跌勢也趨緩。
美國國際公信力受質疑
《華盛頓郵報》稱,這場債務危機是美國自己一手釀造的,不僅使華盛頓疲於應對,讓華爾街躁動不安,還動搖了美國和世界民眾對美國政治體制的信心。CNN著名主持人扎卡裏亞認為,這次美債危機損害的是美國的信譽,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角色受到質疑。美國之所以陷入危機,是因為美國的表現不負責任,借錢買了東西,在拿到信用卡帳單時卻拒絕付賬。他認為,美國的確需要將鉅額赤字和債務降到一個可控的水準。
洛杉磯帕薩迪納市的一名前臺接待薩姆表示,國會兩黨圍繞提高債務上限問題的談判已持續了很長時間,這讓他感到相當厭煩。他説:“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的方案好,而是兩黨領袖必須拋棄各自的黨派利益,真正像他們宣稱的那樣,把國家和民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認為,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本不應因為還不起債而在世界上信譽掃地,造成如今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全在於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紛爭。雖然兩黨最終達成了妥協,但誰能保證類似的政治紛爭今後不再發生呢?
一名36年前從黎巴嫩移民到美國的計程車司機告訴本報記者,他根本不關心國會的爭吵,“不論是誰在議會辯論中贏了,也不論是誰上臺執政,普通人的生活都沒有多少改變,我已對政治徹底失望了”。這名50多歲的司機説,現在美國債臺高築,國家的前途堪憂,他切身感到美國的福利待遇有下降的趨勢,很擔心自己老了之後拿不到足夠的退休金,生活水準下降。
據《華盛頓郵報》稱,在美國政治中,政治僵局司空見慣,民眾觀之如看鬧劇。但在這次美債僵局中,民眾反應明顯不同。美國民眾作為一個整體,不論貧富、不分黨派,首次把美國政治的無能狀態和自身的生活聯繫到一起,他們日益認識到,美國發展的發動機可能正在失去動能;此時他們再看兩黨僵持不下,就不是看鬧劇的心態,而是如目睹高速路上的車禍般觸目驚心。令民眾沮喪的是,華盛頓政客們依然在無休止地爭吵,似乎忘記了,人民選他們是為了讓他們給民眾帶來安全,而不是巨大的不穩定。
鉅額債務仍存長期隱患
儘管債務協議計劃在未來10年內削減聯邦政府開支2.4萬億美元,但是,一些分析師仍預期評級機構可能調降美國國債評級。有經濟學家指出,提高債務上限雖然可以暫時消除美債違約風險,但以債養債的做法難以根除美國的債務之痛。長期來看,美國財政狀況依然堪憂。未來市場將關注美國長期減赤措施和實施情況。如果政府不能拿出強有力的措施整頓財政,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級仍有可能被調低。路透社的分析也指出,協議的達成只能對美國經濟帶來“有限利好”。下一步,市場的關注焦點可能更多地轉移至評級機構對兩黨達成協定的評價,以及美國經濟基本面和減赤計劃對美國經濟復蘇所帶來影響的評估。
《華爾街日報》認為,美國兩黨互不相讓,將國家及全球經濟置於危險之中。協議雖然避免了違約,但鉅額債務問題並沒有解決。共和黨以為不增稅就可以減少赤字,民主黨認為不觸動醫保、社保等社會福利就可以減少赤字,但美國的赤字現實使這些承諾根本不可能兌現;另外,協議雖規定了未來10年政府開支上限,但卻沒有削減項目的細節,未來美國還可能重復今天的故事。英國《衛報》則評論説,美國共和黨的混亂,民主黨的沾沾自喜,最終不能找到解決債務危機、拯救美國于金融動蕩的藥方。美國需要戒掉“債癮”,需要提高生産力和實際工資收入而不是資産泡沫,只有這樣才有望擺脫債務危機,實現持續的繁榮。同時,輿論還認為,協議沒有任何具體措施提振目前疲弱的美國經濟或刺激就業,而這是當前急劇減緩的美國經濟最需要的。
>> 點評
美國兩黨就債務上限“死磕”,並非經濟問題,而是政治鬥爭的表現形式。雖然美國歷史上發生過主權國家債務危機,但卻從未出現過真正意義上的國家破産。更何況,美國擁有其掌控世界經濟的核心武器——美元,打開印鈔機就可以充分地享受鑄幣稅福利。因此,從本質上講美國不大可能違約。兩黨圍繞某一焦點話題展開辯論是美國政治的一貫作風,更何況目前是大選將近的關鍵時刻。
美國國債的公信力從次貸危機爆發後,一直在下降。但是,由於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雖然債信下降,但美元仍然是各國不得不承認的硬通貨。在目前的國際貨幣體系中,能夠與美元抗衡的只有歐元,而歐債危機嚴重程度高,解決難度大,再加上日本地震、新興市場國家普遍存在的通脹壓力,使美國國債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投資價值。因此,美國國債的公信力雖然短期會出現下降,其評級也可能被信用評級機構調低,但其信用根基尚未轉變。
從短期看,美國債務問題的暴露是次貸危機後實施經濟刺激政策的必然結果,可以説是自作自受。在經濟復蘇乏力,失業率高企,以及經濟結構沒有發生根本轉變的情況下,單靠擴張性貨幣政策不可能實現根本性復蘇。此外,美國債務問題還暴露出由美元長期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弊端。雖然美國基本避免了違約,但其主權債務問題並未解決,只是在時間上得到了拖延,並有進一步增大的趨勢。這給美國經濟復蘇蒙上了陰影,同時將給世界經濟埋下更大的風險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