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爺發表本年度最後網志:四大産業仍是支柱

時間:2012-12-31 10:58   來源:人民網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早前與一班來自不同學校的“少年財政司”會面,了解他們對財政預算案的看法。

  人民網12月3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他本年最後一篇網志上表示,特區政府開支在回歸後已經增加一倍至接近4,000億元,全賴經濟持續增長而無需加稅,但未來人口老化,需投放更多資源於福利和醫療,必須持續發展經濟,否則便要加稅或發債。他不認同香港産業過分集中在金融業和四大傳統支柱,指“能殺敵的便是好武器”,不能盲目追求新産業,香港應發揮傳統支柱産業的優勢,同時尋找新的增長點。

  曾俊華表示,在他近日出席的多場諮詢會中,最特別是與一班中學生會面,他們提出多方面政策的建議,但他們忘記了一點,“就是只關注‘開支’項目而忘記了‘收入’。”

  回歸以來特區政府開支增一倍

  他指出,特區政府一直把公共開支控制在本地生産總值約20%的水準,而特區政府的開支在回歸以來就增加了超過100%,由97至98年度的接近2,000億元,增至本年度的接近4,000億元,各政策範疇開支都大幅增加。他表示,政府毋須大幅加稅,是歸功於香港過去長時間有不錯的經濟增長,“經濟持續增長令我們可以不用改變低稅率政策,也能增加政府收入。”

  不過,曾俊華提到,隨著人口老化,未來難免須在福利和醫療投入越來越多的資源,若不能持續發展經濟,政府很可能會長期入不敷支,“到時我們只有兩個選擇,不是加稅,便是不斷發債。前者會加重今天納稅人的負擔,後者將要求下一代納稅人承擔我們這一代的開支。我相信兩者都不是大家所願見到的。”

  對於有意見認為,香港現時過分依靠金融業,産業結構也太過集中在四大傳統支柱,包括金融、貿易物流、旅遊和專業服務,指應該發掘新産業,令産業更多元化。曾俊華反駁,金融業只佔本地生産總值的16%,而四大傳統支柱産業合共的經濟份額也只是58%,聘用167萬的勞動人口,佔勞動人口的48%。

  不盲目追求發展新産業

  曾俊華強調,他同意應該支援新産業發展,但不能盲目追求,“新産業的發展需要長時間孕育和摸索前進,也不能保證一定會成功。”他解釋,發展新産業可讓年輕人有更多有質素的工作選擇,也令香港更能適應不斷轉變的國際經濟格局,例如香港的創意産業已佔本地生産總值的4.5%,創造了接近20萬個職位,在區內有相當的競爭力,有望成為香港的新支柱産業。

  不過,曾俊華指,四大傳統支柱産業能夠成為香港的經濟支柱,是因為它們有很好的競爭力,過去10年的增長較香港整體經濟發展快,因此在發展新産業的同時,香港更應該著力發揮傳統支柱産業的優勢,尋找新的增長點,開拓新的巿場,“我相信007也會同意,不論是匕首還是雷射槍,能殺敵的便是好武器。”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