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確立新目標 港商界摩拳擦掌拓商機

時間:2012-11-22 10:19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11月22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消息,中共十八大順利閉幕,香港多名經濟及工商界人士認為,內地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目標,相信能為香港帶來發展機遇,認為香港應利用自身的優勢創造機會,發揮現有的條件,如金融業的基礎設施、人才等,並推動為內地服務的行業在功能上轉型,與國家共同發展。他們又指出,香港應繼續協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以及幫助內地企業“走出去”。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發展規劃部經濟及政策研究主管謝國梁表示,以2010年作為基數,大概年均增長7.2%,就可以實現十八大報告中提到,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目標,到2020年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

  謝國梁:金融服務業有優勢

  他指出,如果內地未來能保持7%以上的較高經濟增長速度,香港應該可以從中得到發展機會,“這對香港肯定是好的,可以給香港提供穩定的環境。尤其是金融服務業,這方面是內地比較薄弱的環節,但卻是香港的優勢,所以香港的金融服務業應該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香港要從巨大的機遇中得益,未來要深化發展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合作和互動。謝國梁在接受新華社的訪問中指出,香港首先要做的是推動服務內地的一些功能的轉型,從傳統的貿易仲介和招商引資的仲介,轉型為為內地企業走出去服務的一個管理基地和融資中心。另外,繼續推動目前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也很重要。他表示,繼續深化內地與香港的發展應該在CEPA的框架下推進。

  黃家和:把握內需大有可為

  談及香港與內地的關係,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香港品牌發展局副主席黃家和,就用“息息相關”四個字形容內地與香港的經濟關係。黃家和認為,內地有龐大的市場,而香港擁有先進的管理、市場開拓等軟體方面的優勢,“在近幾年世界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中國內地大力發展內需,這給港商帶來了很大的發展機遇,港商應該把握機會,一旦錯失,將很難追趕上內地的發展步伐。”

  吳清煥:借助好勢頭促發展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吳清煥表示,香港應該利用自身的優勢創造機會和內地經濟發展相銜接,借助內地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實現自身的發展。香港的金融業、旅遊業、教育、航運、貿易、物流、管理、服務、醫療等很有優勢。

  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的香港中華總商會榮譽會長蔡冠深接受訪問時表示,在內地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過程中,香港在投資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香港這些年在內地投資額度巨大,並會繼續加大投資。同時,內地在歐美經濟不景氣影響出口的情況下,積極擴大內需,內地龐大的消費市場也給香港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另外,國家正在積極發展第三産業,而這正是香港的強項,也給香港提供了機會。

  蔡冠深:市場龐大商機無限

  至於如何發揮香港競爭力,蔡冠深表示,香港是金融、貿易、航運中心,要把這些優勢發揮好。香港具備所有發展金融行業需要的基礎設施、人才和法規條件,應該為國家的人民幣國際化做好工作。

  香港貿易發展局總裁林天福表示,未來30年,隨著環球經濟格局轉變,亞洲及內地經濟實力不斷提升,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亞洲本土消費市場,香港將面對一次經濟轉型,將主要向內地輸出産品及服務、協助歐美品牌進入內地、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

  林天福:助內企“走出去”

  林天福指出,香港應把握國家“十二五”規劃帶來的機遇,並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以應付各種挑戰。香港在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的同時,亦應帶領國際企業在中國市場尋找商機。憑藉既有優勢和成功經驗,香港可以為內地高端服務業發展提供可靠的支援平臺,並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借此更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區內經貿和服務業樞紐的地位。

  根據香港貿發局今年上半年進行的“亞洲核心商業區”調查,超過一半受訪者認為,香港是亞洲首屈一指的核心商業區(52%認為是首選,77%認為是首兩名以內),超越區內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和上海,調查結果凸顯了香港多項營商優勢,包括地理位置優越、營商便利、體制穩健等。

  調查亦發現,56%受訪者表示,香港是區內最佳行銷及採購平臺。目前,中國內地對外的投資有超過一半利用香港的商貿平臺作為基地,再流向其他海外市場;在香港落戶的中資企業超過3000家,發行了逾1500億元人民幣債券。在過去15年,經香港轉口的內地貨物總額增長逾一倍。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