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業環境是面鏡子

時間:2012-06-26 15:39   來源:新京報

  香港連續第二年以滿分100分登上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榜首。香港能夠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與其長期奉行的政府“積極不干預”政策關係很大。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在香港,只要向公司註冊處繳納不到2000元並出示身份證,最快6天后,新生意就可以開張;除了16.5%的利得稅外,這裡再沒有任何眼花繚亂的稅種。不擅應酬?這也並無大礙,與政府官員交往過密,反倒可能引來麻煩。一家來自內地的健身器材公司負責人説,香港分公司的財務報表“很乾淨”,沒有任何其他開支,“不用請吃飯”。

  5月31日,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發表《2012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連續第二年以滿分100分登上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榜首。香港能夠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與其長期奉行的政府“積極不干預”政策關係很大。

  儘管近年來針對市場環境的優化,從中央到地方口號不可謂不高調,各種政策措施也花樣繁多,但對比一下香港的市場環境,內地的市場環境依舊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這其中,政府、官員對於市場的雙重干預可能是最為突出的問題所在。

  作為一個仍在高速發展中的國家,中國經濟對於外資環境是頗為敏感的,準確地講,從2011年2月份開始,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就正式進入“下降通道”。

  一種傾向性的觀點認為,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速的持續下滑,説明瞭外資對於中國經濟的看法正在轉變——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消失,而通脹所帶來的資源成本的上升,以及中國“出口型經濟模式”正在被“內需衰退中”國際經濟環境,強迫轉變為“內需型經濟模式”。再加上稅收優惠幅度已明顯不如以往、而投資軟環境的改善卻不甚明顯,這些因素都使得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對於全球資金的吸引力正在降低,因為投資獲取收益的週期變得更加漫長,並且不確定的經濟前景對於投資風險的“貢獻”正在加大。

  尤其是從近期國際資金流入的結構來看,電腦應用服務業、綜合技術服務業、金融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超過30%,這似乎説明瞭國際資本更加關注中國的資本市場和資訊産業,但這也從一個側面説明,外資更加傾向於金融服務領域的中短期投資,而不願意涉足於製造業等較長週期回報領域。

  而與外資相比,民資所面臨的投資環境亦不樂觀。儘管“36條”、“新36條”透出的政策意圖不可謂不明確、形勢不可謂不利好,但截至目前,形式仍然大於實質,2005年至今民資的經濟地位並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和改善。且不談投資“天花板”、“玻璃門”未能有效破解,就連投資者一直期待的簡化辦事程式在一些地方還停留在口號層面。

  當前,各方正在全力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力圖實現穩增長。我們已經看到,貨幣政策有了微調,財稅政策也正在加力發力。但要想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扭轉經濟困難局面,除財稅政策、貨幣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要適度寬鬆以外,更加重要的,是要給市場經濟的所有細胞創造一個寬鬆的商業環境,尤其是為創業者創造一個成本低、效率高、廉潔透明的寬鬆商業環境。(上海學者 王瑩)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