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薪金明顯跑輸GDP 中産階層發展兩極懸殊

時間:2011-11-01 10: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香港中産近年緣何總是不暢快?千禧年前,打公仔薪金中位數與每人平均本地生産總值(GDP)幾乎同步上升,但過去10年情況改變,薪金明顯跑輸,僱員難如以往般分享到經濟成果。

  另一方面,報酬傾斜令中産發展愈來愈懸殊,金融業經理過去20多年跑贏大市,平均月入升近兩倍,其他行業經理的收入增長僅一倍,學者指如今晉陞至中層都難安居樂業。

  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資料,香港每人平均本地生産總值在過去21年升1.4倍,至去年達24.7萬元(港幣,下同);同期的就業人士月入中位數,則升1.2倍,去年月入中位數為1.1萬元。

  雖然歷年的薪金增幅,似乎貼近每人平均GDP,但近年增長不再如90年代,可以跑贏每人平均生産總值增長。

  撇除回歸後8年經濟負增長,令薪金停滯于一萬元,回歸前7年,有4年的薪金增長高於經濟增長,每年升幅介乎11%至20%,相應年份的每人平均GDP增長只有4.4%至15.6%。

  反觀近4年,僅得08年的薪金增長達4%,高於每人平均GDP增長的3%,而錄得8.4%每人平均GDP增長的07年,薪金增長更只得1%。

  除了整體薪金增長落後於經濟增長,不同行業薪金增長更見懸殊。

  據統計處,“貿易、批發及零售”、“運輸、倉庫、通及旅行代理”及“金融及保險活動”業的市場經理,在84年時同樣平均月入近1.6萬元。

  然而,27年過去,“貿易”及“運輸”業經理月入增長僅一倍,升至近3.4萬及3.2萬元,但金融業經理增長卻達1.9倍,平均月入更升至4.5萬元。

  港大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指出,香港不是出現中産下流或收縮,而是中游階層出現分化或兩極化,工作回報具有傾斜性,金融界報酬很高,但在其餘行業,即使晉身管理層,收入未必好,再加上樓價高企,中産生活不暢快。他直言:“有班人得到超級獎金,但大多數就無。”

  普羅大眾未必能分享經濟成果,呂大樂表示:“以前你做普通行業的中層,可過較decent(體面或不錯)的生活,但現在有困難。”他指70、80年代,經濟發展快,薪酬福利佳,晉陞後會有醫療、房屋津貼,打工仔30歲後的生活會有躍升,但各類津貼在近十多二十年內被刪減。

  如今月入逾兩萬元的人,收入已高出就業人士月入中位數一倍,但呂大樂指這班人仍無足夠資源去規劃人生:“你不買樓都要租樓,又要每年去一次旅行,還有儲錢交稅,未結婚還可在家裏住,結婚後怎辦?”

  呂大樂相信,問題核心在於勞動市場,未必是政府可解決,但政府應考慮如何令人生活安心。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