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巨頭促銷狂歡三天 實體百貨苦熬消費低谷

時間:2012-06-20 13:23   來源:北京商報

  電商促銷三天 百貨忙活一年?

  14年前的6月18日,只是一個“老闆”開始創業的“小日子”;誰曾想,14年後,這一天卻出人意料地變成了電商的集體狂歡節。聚光燈下,由京東商城領銜的電商史上最猛價格戰激戰正酣。而對比鮮明的是,實體零售商正在經歷年中消費低谷期,苦尋商機。

  這一天,天貓在10小時內吸引了7億次點擊量;京東商城則創下單日銷售新高。不過,傳統零售商在面對市場份額被蠶食的同時,對電商現有的“不盈利”局面依舊不屑一顧。

  且不説電商巨頭的燒錢戰爭可以持續至何時,擺在傳統零售商眼前最迫切的問題是,電子商務平臺與實體零售所售商品高度重合。而且,以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為首的大型電商還在不斷擴充品類。此輪史上最猛電商價格戰的低價誘惑,已經讓實體商超顧客出現流失,甚至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

  面對如此局面,實體零售應未雨綢繆。

  新聞現場

  電商銷售額幾何級增長

  始於今年5月的史上最猛價格戰,正在影響著消費者的生活。

  白領李小姐告訴記者,6月中旬的一天,當她上班後看到公司前臺堆積如山的大箱子時,還以為是公司發了粽子。了解後得知,這是同事們在京東商城購買的洗髮水;另一位在媒體行業工作的胡先生也説,由於京東商城日化品促銷太實惠,自己囤積了一年的量。

  到了6月18日,電商大促進入真正的高潮,天貓發佈的最新數據資訊顯示,僅“電信版iPhone4S”單個商品,在天貓電器城半日的銷售額就達到近千萬元;京東商城的相機類商品,更是在8小時內銷售額突破4000萬元。

  此前,剛剛獨立不久的騰訊電商披露,在3天的促銷活動中,QQ網購平臺總下單金額達到8.2億元。去年,天貓打造的“雙11”網購節日更是創造了單日成交33.6億元的成績。業內人士預計,此次幾大平臺同時促銷,總體銷售額可能超過80億元。

  如果這些數字過於抽象,讓我們和熟悉的百貨店進行一下對比:百盛集團單店年銷售額平均約4億元;高端賣場新光天地去年銷售規模65億元;王府井百貨去年的總業績約200億元;屈臣氏1100家門店的年銷售額為100億元。

  也就是説,騰訊QQ網購3天促銷的下單金額等於百盛一家門店辛苦經營兩年的收益;天貓“雙11”當天成交額超過翠微百貨5家門店7個月的銷售額。同時也是新光天地半年多的銷售業績。

  今年,京東商城預期銷售額為1000億元,天貓為2000億元。其實,在2007年,京東商城的銷售額僅為3.6億元。然而在此後的幾年,其業績實現了幾何級增長。2010年,京東商城銷售額破100億。去年更是達到了212億元。如果目標實現,按照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佈的“2011中國連鎖百強”比照,京東商城的銷售規模可以排到全國第四位。

  大量購物透支日後消費

  儘管提起電商價格戰,某大型百貨集團掌門人並不想正面評價。但不爭的事實是,對於實體商超而言,電商價格戰不僅引發了線上的激烈競爭,也觸及到實體零售商的利益。

  與電商“蠻橫”的成交量一次次刺激著實體零售商的神經相比,更讓實體零售頭疼的是,這輪電商價格戰儘管可能很快偃旗息鼓,但帶來的透支消費卻會讓本就不景氣的實體經營雪上加霜。

  據了解,京東商城在本月7日發動了“洗護用品滿200元減100元活動”,1天即售出100萬瓶洗護用品。資料顯示,中國家庭洗髮水年均購買次數為5次,平均兩個半月用完一瓶洗髮水。

  在低價的催化作用下,不少消費者的客單價都在200元以上(減價前),購買量達到4-5瓶。也就是説,他們幾乎一次購買了全年的洗護用品,從現在到明年中旬,這些消費者可能不會再購買洗護用品。

  在分析人士看來,上述行為對實體零售商的打擊是持續的,其中出售生活必需品的超市首當其衝。但目前超市似乎還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不少超市經營者認為,現在電商價格戰是非正常狀態,堅持不了很長時間。實體超市還是以做好自己的生意為重。

  加速改變消費者購物習慣

  與透支消費相比,電商價格戰對於實體零售更深遠的影響是:本該慢慢改變的消費習慣,正隨著大促的愈演愈烈而加速蛻變。

  走進公司,前臺的一些場景你肯定已經習以為常:或許是正忙著簽單的快遞員;或者是堆積如山的包裹,上邊印著360buy、z.cn和VANCL的LOGO。

  回想一下,你或許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這樣的議論:哪家超市的促銷很給力、哪個百貨店又上了新品牌……

  據記者調查,低價、品類齊全、搜索簡便、送貨到府是消費者選擇網購的主要原因。在實體零售打造“一站式”購物的同時,電商企業已經將商品送到了消費者家門口。而且大部分配送是免費的。

  王先生在一家金融公司上班,快節奏的生活讓他被迫遠離商場和超市。他告訴記者,與一般家庭一樣,平均每週進行一次“大採購”,採購平臺一般是京東商城和1號店。“只有在應急的時候才會去小區附近的便利店。”王先生表示。

  王先生的案例並非個別現象。統計數據顯示,與傳統零售銷售高峰期集中在週末不同,電子商務平臺的下單量峰值一般都出現在工作日上午。目前,習慣在工作日購物的消費者比例正在增加。在電商價格戰推動網購發展的背後,消費者的習慣也在悄然發生改變。商報記者 崇曉萌/文 田藝/漫畫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