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回應缺乏説服力 奢侈品牌遭遇信任危機
編者按:22日,達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在微博和官網上挂出公開信,對公眾關注的9大疑問一一詳細解釋。達芬奇承認銷售中向消費者提供了不準確、不全面資訊,也承認代理的部分“湯瑪斯”美式傢具存在保稅區“一日遊”情形。對於達芬奇在銷售貼牌産品時不註明産地為中國等問題的回應,被質疑缺乏説服力。有媒體稱,達芬奇事件徹底摧毀了我們對市場誠信的信任,徹底顛覆了我們的傳統理念,便宜沒好貨,但不便宜的甚至天價的東西,同樣可能沒好貨。
追蹤:達芬奇再辯解——
承認部分傢具國産 辯稱使消費者獲益
達芬奇家居22日在官網上發出了《致達芬奇顧客的一封公開信》。在信中,達芬奇表示包括“好萊塢家居明星”(Hollywood Homes)、“湯瑪斯”(Thomasville)在內的全部美國品牌家居産品均由美國供貨商供貨。相關供貨商會根據産品的特點進行全球採購,其中採購地包括中國。
對於達芬奇承認的“湯瑪斯”(Thomasville)美式傢具存在保稅區交易模式,達芬奇認為保稅區交易模式雖未違反中國的法律,但不應僅標注全球採購,而未向消費者完整地披露這部分傢具原産地資訊。他們希望獲得這部分顧客的諒解。公開信還表示,在保稅區交易模式下,同樣的産品無須出口至美國後再運回中國,這節省了包括物流費用在內的大量成本,也大大降低了相關産品的零售價格,最終使中國消費者獲得了優惠。
達芬奇的這種説法,引起了消費者的再度不滿,不少網友對此加以駁斥。網友“我心飛翔”認為,“這是什麼邏輯?我看這就是搶錢的邏輯。”網友“平葉”總結道:達芬奇家居“終於找到了再次騙人的狡辯的言語。”
承認傢具保稅區1日遊
質疑:此前,上海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公佈初步調查指出,今年上半年,達芬奇共有11批木製品和木傢具是從國內傢具企業採購的,其先是出口到上海保稅物流區,又再進口到達芬奇上海倉庫。傢具都沒有運到國外,只是在上海的保稅區兜了個圈子。
昨天,達芬奇對美國品牌依然還是延續了上次“全球採購”的解釋,但此次承認其代理的“湯瑪斯”(Thomasville)美式傢具確實存在部分産品在中國生産並通過上海保稅區進口至中國的情形,即保稅區“一日遊”交易模式。
達芬奇新聞發言人黃志新説,保稅區交易模式只涉及部分美式傢具,這種模式從今年5月份才開始的,主要考慮可降低物流成本和零售價格,最終使消費者獲得優惠。他認為,該模式未違反中國法律,但不應僅標注全球採購而不向消費者完整披露原産地資訊。
承認宣傳失實
達芬奇新聞發言人、達芬奇公司董事黃志新22日通過新聞發佈會表示,目前公司已啟動自查程式,並正在配合包括工商、海關和質檢等部門在內的調查;同時,他也承認了達芬奇此前宣傳失實,並表示問題傢具可以退貨及承擔相應處罰。
對於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退換貨問題,達芬奇在公開信中表示,如任何産品被中國政府相關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産品,達芬奇和義大利生産廠家都將嚴格按照中國法律規定和銷售合同的約定,向消費者承擔換貨或退貨的法律責任。
直擊:雙胞胎傢具為哪般——
東莞低價雙胞胎傢具 回應“與長豐曾合作,但不涉傢具”
質疑:央視此前的暗訪披露,在東莞長豐傢具公司展廳裏,看到了與北京達芬奇傢具專賣店一樣的卡布麗緹雙人床,長豐稱在達芬奇門店可賣到30萬元,這裡只需3萬元左右,並稱從2006年開始就為達芬奇生産傢具,主要品牌有卡布麗緹、好萊塢、瑞瓦。
達芬奇家居昨天再次表示,從來沒有銷售過由長豐公司或其他任何一家中國公司生産的、標有義大利品牌的家居産品。
黃志新説,達芬奇與東莞長豐只在幾年前有過兩筆小交易,並且不是關於傢具的。歐洲義大利傢具有不少被倣冒,古典傢具很多都相似,在長豐傢具廠看到的傢具,究竟有沒有倣冒生産卡布麗緹的,現在不好評價。而東莞市工商局最新調查結果,長豐公司現場並未發現“達芬奇”系列産品,未發現長豐與達芬奇業務往來的合同、發票、銀行單據。經查詢長豐公司的銀行賬戶,未發現與達芬奇有資金往來。
傢具抽檢品質不合格 回應“歐盟與中國傢具標準不同”
質疑:上海工商部門此前對外公佈,抽取了達芬奇公司2件卡布麗緹系列床頭櫃,由國家建築工程材料品質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在木工要求、漆膜耐香煙灼燒兩項不合格,綜合判定為不合格産品。這兩件床頭櫃的外殼和填充材料由高分子材料組成,內襯部件為纖維板、細木工板、刨花板等,連接部位為實木材料。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成分是聚氨酯,一旦燃燒會産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
達芬奇家居發言人黃志新説,歐盟與中國在傢具標準上有可能不盡相同,我們是要求廠家入境必須按照中國的標準來生産。對於上海的檢測,達芬奇已與義大利廠家進行了交涉,如任何産品被政府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産品,都將嚴格按照中國法律規定和銷售合同的約定,向消費者承擔換貨或退貨的責任,並接受行政處罰。
不註明産地中國 回應“為避免混淆”
成都商報:既然如此,為何達芬奇在銷售貼牌産品時不註明産地為中國,而是要標注為全球採購?
黃志新:這是一個傳統。比如“湯瑪斯”的産品在全球有很多代工廠,一套餐桌,桌子可能是菲律賓産的,而椅子又是中國産的,我們怕混淆了,就統一標注為“全球採購”。
成都商報:我覺得您的回答,可能缺乏説服力。
黃志新:雖然我知道大家希望我們承認,我們沒有標明産地,是有其他不好的想法,但我們確實一開始就是這樣想和做的。我很清楚我們現在的處境,不負責任的説法都可能帶來新一輪的危機,所以以上説法確實是我們的真實想法。
成都商報:達芬奇傢具為何未標明材質?
黃志新:標簽上産地和材質不規範的行為讓大家産生了誤會,我們已經著手改正。
影響:銷量驟降——
銷售額下滑超過八成
身陷“造假”風波的達芬奇,又在面對經營遇冷的窘境。22日下午,達芬奇家居公司董事兼新聞發言人黃志新與少數媒體見面時坦言,事件發生十幾天來,公司的銷售額下降了80%至90%,消費者要求退款的數額涉及幾千萬,達芬奇今明兩年原定新增3家新店的擴張計劃,也不得不因此擱淺。
達芬奇22日下午在北京召開了一場小型的媒體見面會,黃志新介紹説,在近日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全國門店每天的營業額只維持在幾十萬元,“以前達芬奇每月的營業額都會在5000萬至8000萬元之間,平均200萬元一天,現在最好的有七八十萬,不好的只有一二十萬,相比之前降低了80%至90%”,黃志新説。
受累“達芬奇” 進口傢具銷量減半
22日,價格能與“達芬奇”媲美的法國羅奇堡緊急召開記者發佈會,澄清自己為100%歐盟進口,但對消費者而言,這樣的澄清似乎與“達芬奇”的並無明顯分別。據悉,最近一段時間,羅奇堡幾乎丟了中國所有的訂單,準備簽單的新客戶“一夜蒸發”。
24日,中糧廣場的一家商戶接受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我們店受到牽連,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本來準備簽單的客戶,突然索要相關資料、憑證,並説觀察一段時間後再買。”
糾紛:消費者集體索賠——
北京糾紛案雙方均撤訴
22日,東城法院消息,北京達芬奇傢具有限公司(簡稱達芬奇)起訴消費者唐某追償貨款,但唐某認為達芬奇傢具品質低劣,提起反訴,要求達芬奇雙倍賠償。目前,此案當事雙方均已撤訴。
消費者集體索賠四千萬
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資深産品品質律師李仁正表示,達芬奇家居的行為其實是對消費者的欺詐,應當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規定的,達芬奇家居應當承擔雙倍賠償的法律責任。他告訴記者,在目前召集的十余名消費者中,多數消費者購買了達芬奇旗下的義大利品牌傢具,平均消費金額為100多萬元,如果按此計算,徵集到20多名消費者時,索賠金額至少為4000萬元。但他也表示,這一金額只是初步預估,隨時會有調整。
與此同時,李仁正提醒消費者,要儘量保留購買進口傢具時的發票、付款憑證、宣傳資料等材料,同時還要將商家的口頭承諾轉換為書面形式,並要求商家提供進關單,保留其複印件等。
媒體評論——
達芬奇事件摧毀了什麼?
普通消費者會為達芬奇造假事件産生“心理共振”的根本原因在於,達芬奇摧毀了我們對市場誠信的信任。
對於當下市場的普遍缺乏誠信,消費者是有充分心理準備的。作為普通消費者,最簡單的自我防禦就是遵循一條古老的法則——“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因此,對於“入口”的、必須考慮品質的産品,比如食品、嬰幼兒用品等,我們就只能去選擇相對價格高一點的産品。比如,在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以前,筆者買牛奶和火腿腸都挑價格較高的國産大品牌,哪怕超市裏有比它們便宜的産品也不會去選擇。可是,後來這些相對價格高的産品也出了問題,於是,身邊活的更在意的朋友很有先見之明地“教育”筆者:“早告訴你‘入口’的東西一定要買國外的,你卻……”
但是,達芬奇事件徹底摧毀了這樣的信任,徹底顛覆了我們的傳統理念,便宜沒好貨,但不便宜的甚至天價的東西,同樣可能沒好貨。
其次,達芬奇事件還顛覆了我們對品牌的信任。作為總是處於弱勢地位的消費者,在監管缺位的市場環境下,我們無力判斷産品的品質,因此只能轉而相信品牌。在我們心目中,有品牌的總比沒有品牌的好,大品牌總比小品牌好,高端品牌總比低端品牌好,奢侈品牌應該是品質最好的。道理很簡單,高端品牌、奢侈品牌的品牌溢價高,可以賺取更高的利潤,因此不會為蠅頭小利而去犧牲品質。
——達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觀察之一
財經觀察:達芬奇與央視誰錯了?
——達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觀察之二
財經觀察:達芬奇與長豐傢具誰錯了?
——達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觀察之三
“達芬奇”造假哭完就走央視:這事沒完
——達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觀察之四
質檢部門首次解開達芬奇"密碼"背後竟還有貓膩
——達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觀察之五
“達芬奇”天真有誰信“蒙娜麗莎”不相信眼淚
——達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觀察之六
“達芬奇”落馬仍死撐“假洋皮”亂象何時了
——達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觀察之七
達芬奇道歉避重就輕惹眾怒憑啥欺騙中國消費者
——達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觀察之八
達芬奇“余震”不斷多拿3.6億退稅卻不肯退貨
——達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觀察之九
達芬奇退貨誠心未現 洋品牌面臨信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