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的工業和資訊化部已經成立,同時組建的國防科技工業局也即將掛牌。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由於工業和資訊化部作為行業管理部門,“主要是管規劃、管政策、管標準,指導行業發展,不干預企業生産經營活動,確保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這就為未來繼續“推動軍轉民”提供了足夠的想像空間,十一大軍工集團經營的自主權有可能加大,圍繞軍工産業鏈上的核心上市公司進行産業整合成為大勢所趨。
軍工企業主體性地位加強
根據此前出臺的《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説明》,工業和資訊化部的主要職責是,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行業規劃、産業政策和標準,監測工業行業日常運作,推動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管理通信業,指導推進資訊化建設,協調維護國家資訊安全等。同時,組建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由工業和資訊化部管理。
其中特別強調,工業和資訊化部作為行業管理部門,主要是管規劃、管政策、管標準,指導行業發展,不干預企業生産經營活動,確保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可以預見,軍工企業的發展空間有望得到進一步釋放。
資料顯示,目前已經有50余家軍工民品企業股份制改造後上市。在“十五”期間,各軍工單位的民品收入年均增長達到了19.5%。僅在2007年,各軍工單位的累計收入就超過4000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具有軍工特色的軍民結合高技術産品銷售收入比重提高至26%;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民品近200種,超過10億元的近20種。
按照十七大的部署,未來五年,我國將“調整改革國防科技工業體制和武器裝備採購體制,提高武器裝備研製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品質效益”。改革和調整的目標即是:“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産體系、軍隊人才培養體系和軍隊保障體系,堅持勤儉建軍,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
另外一組數據也顯示了軍轉民帶來的衝擊波。2000年民用船舶造船噸位、手持訂單分別僅有200多萬噸、700多萬噸,但僅過了數年,這兩個數字分別達到了800多萬噸、2000多萬噸。軍工企業2001年還虧損幾億元,但到了2005年,即已盈利60多億元,如果算上企事業利潤和結余總額,達到了100多億元。
核心公司資産整合力度加大
種種跡象表明,國家在對軍工産業進行資源整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等方面都表現出極大的決心。在我國軍工企業上市之初,由於政策面和企業基本面的原因,大部分都是選擇集團公司中的某一部分或生産鏈條中的某一環節剝離上市的。因此,圍繞産業鏈中的核心上市公司進行産業整合是不可避免的。
事實上,進行産業整合的最終目的,就是推進各子行業主業相關資産的整體上市。專家認為,2008年將是中國軍工行業體制出現重大變革的一年,2007年軍工上市公司利潤總額僅佔11家軍工集團利潤總額的27%,軍工集團多達70%以上的利潤沒有進入其控股的上市公司,軍工上市公司資産注入的盈利增長空間很大。隨著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的加快,優質的軍工資産將會大規模、持續地進入上市公司,中國軍工行業將會迎來一輪大規模的資産證券化、整體上市的高潮,相關上市公司將會明顯受益。另外,周邊局勢的關注度在提高,航太軍工板塊有望成為關注焦點。
展望2008年,國防科技工業的一大工作重點就是以航空工業體制改革為突破口,積極推進國防科技工業調整改革。航空工業的率先重組,勢必會帶動航太、船舶、兵器等行業重組,相關行業內上市公司的重組與資産注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