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豆進口量是國産3倍多 主要為轉基因品種

時間:2012-12-24 09:12   來源:人民日報

  預計2012年我國大豆總産量低於1000萬噸,進口大豆接近6000萬噸

  普通大豆為何不敵轉基因大豆(求證探尋喧嘩背後的真相關注轉基因食品④)

  中國曾是大豆出口大國,但最近10年來,卻出現了大豆進口量猛增、國産大豆面積減少、大豆主産區加工企業停工甚至破産等現象。國産大豆面臨怎樣的困境?國外如何推動大豆出口?我國大豆産業應當如何發展?就這些問題,人民日報“求證”欄目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大豆種植現狀如何?

  【調查】 價格低、銷路差、播種面積逐年縮減,預計今年大豆自給率低於15%

  劉清財是黑龍江省綏化市明水縣崇德鎮民主村的豆農,今年種了30畝大豆。這個面積較往年少了很多,劉清財告訴記者,主要原因是大豆價格低、銷路不好。“玉米每畝可以收1300—1400斤,濕糧的價格是8角至9角錢一斤,投入大約500元。大豆一畝地可以收260—300斤,價格是2元零幾分,投入接近300元一畝。”裏外裏一算賬,種玉米比種大豆每畝要多掙約300元。

  據了解,前些年,明水縣大豆種植面積最多時超過40萬畝,今年才4萬畝,不到高峰時的1/10。“老百姓按照市場規律,大豆種的少”,明水縣農委副主任王立春説,玉米銷路好、價格高,加上不斷採用新技術,增産明顯。

  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説,近幾年黑龍江的大豆播種面積顯著縮減,2010年播種面積為6400萬畝左右,2011年縮減到5100萬畝,2012年估測不到4000萬畝。

  中國大豆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劉登高介紹,全國的情況也是如此。我國大豆種植面積最近幾年一直呈現縮減趨勢,預計今年將下降到1億畝以下,總産量將低於1000萬噸,大豆自給率將低於15%。

  大豆進口得多嗎?

  【調查】 2011年大豆進口量是國産的3倍多,主要為轉基因品種

  近年來,我國進口大豆數量呈持續上升之勢,2011年已達到5263.4萬噸,約為國産大豆産量的3.63倍,進口大豆主要是轉基因品種。劉登高説:“預計2012年大豆進口量將接近6000萬噸。”

  為何要進口大豆?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周立分析,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城鄉居民肉禽蛋奶魚等動物源食品攝取量大幅增加,促進了豆粕飼料加工的擴張。與此同時,豆油已成為中國第一大植物油品種,食用消費佔總量的85%以上。在這種形勢下,中國開始大量進口國外大豆。

  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薛達元認為,由於飲食習慣,中國對油料的需求很大,如果不進口大豆,中國需要額外增加20%的農田才能滿足需求,而這一點基本上辦不到。

  農業部有關負責人今年年初在人民網的一次訪談中也舉例,近幾年,我國每年都進口5000多萬噸大豆,這些大豆按現有的品種和技術水準測算,需要4億多畝土地,接近了目前玉米或者水稻的播種面積。

  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段武德表示,轉基因大豆與國産大豆相比具有以下優勢:一、含油率高2到5個百分點,加之可以同時加工有溢價的高蛋白豆粕而産生更大的經濟效益;二、轉基因大豆因規模化種植,單位生産成本遠低於國內;三、轉基因大豆表觀與整齊度較好,品質易於得到保證。

  加工企業境況如何?

  【調查】 沿海轉基因大豆加工企業發展迅速,主産區大量企業停工或破産

  記者在採訪中聽到一種説法,認為明水縣大豆種植面積下滑,與縣裏沒有上規模的大豆精深加工企業有關係。

  但王小語不這麼認為。王小語説,大量進口轉基因大豆,對自主大豆産業帶來了負面影響:一方面種植大豆效益低下;另一方面,加工企業的市場份額被壓縮在産區,南方銷區沒有市場。王小語説,黑龍江省油脂加工企業150家左右,日加工能力200噸以上的油廠有200個。目前粗略估算,開工的油廠也就一成左右,近期略有增加,但也不到二成。

  談到企業,劉登高説,我國的大豆加工業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以進口轉基因大豆為原料的沿海大豆加工業,第二種是以國産大豆為原料的主産區大豆加工業,第三種是以國産大豆為原料的大豆蛋白及食品加工業。第一種大豆加工企業處於高速發展狀態,據估計到2013年底僅沿海大豆加工企業的産能將超過1.5億噸,是國內市場大豆擁有量的兩倍以上。第二種企業受沿海大豆加工企業的擠壓在走下坡路。第三種企業的産品和國內外食品需求相一致,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在北京等大城市,新型豆製品生産年增長20%以上。

  劉登高説,國産大豆在油豆價格上和進口轉基因大豆相提並論甚至同等限價,壓制了國産豆油加工發展,在大豆主産區,大量加工企業停工待料或停業破産。

  轉基因大豆為何能快速推廣?

  【調查】 美國等國家掌握專利、加大補貼,通過價格杠桿加速推廣

  我國的進口大豆主要來自於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家。劉登高認為,美國將大豆列入國家發展戰略,用補貼支援本國大豆生産,並支援美國糧商到巴西、阿根廷開發土地、種植大豆。“美國對大豆的補貼、傾銷,造成了中國大豆與其他農産品價格的扭曲,這是中國大豆産業問題的根源。”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魏亮主攻方向是世界糧食問題。他認為,美國將轉基因大豆作為其重要出口産品,得到政府、育種企業和糧食生産商的追捧,並利用價格杠桿迅速推廣。一方面,在政策上,美國依靠政府補貼和信託資金,壓低從特定種子價格到田間護理、收穫等各環節成本,抬高合約收購價,提升種植轉基因大豆的比較優勢。另一方面,在銷售和深加工上,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等機構實施寬鬆的事後監管,同時,不含轉基因、激素等成分的有機食品價格顯著高於一般食品。如此,通過價格杠桿,轉基因食品的市場佔有率節節上升。

  魏亮認為,在轉基因大豆推廣中,因為可收取高額專利費,一些生物技術公司和跨國糧商也扮演著推動的角色。當前轉基因大豆商用技術和專利多數掌握在美國及在美國註冊的孟山都、杜邦等公司手中。雖然此類公司在專利費收取問題上仍存障礙,但巴西等不少國家已長期按銷售額的2%向孟山都公司等繳納專利費。

  中國農科院農業智慧財産權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敏説,截至2012年7月31日,全球共有轉基因大豆專利申請1310件,擁有轉基因大豆專利較多的國外企業是孟山都(374件)、杜邦/先鋒(201件)、MERTEC(82件)、先正達(41件)、巴斯福(25件)、拜耳(22件)等。

  國産大豆如何應對?

  【調查】 實施播種補貼,發揮本土非轉基因、高蛋白食品級大豆優勢

  在大豆貿易中,定價權是核心。魏亮表示,巴西、阿根廷、中國等大豆主産區的生産和消費市場漸次被轉基因大豆佔領,形成了轉基因育種、生産、加工、零售、品牌等全程産業控制。我國大豆市場定價權旁落他人,對外依存度極高,會影響我國糧食安全。

  王小語説,近年來,黑龍江大豆播種面積急劇縮減,主要原因就是種植大豆效益太低。為使大豆播種面積保持在相對合理區間,建議對豆農實施播種補貼,使大豆播種面積穩定在6000萬畝左右。

  劉登高建議,學習歐洲、日本等國家在國際化進程中保護農業的經驗,進口農産品的多少要以不危害自主産業為前提。其次,要發揮中國本土大豆的特色優勢。中國非轉基因大豆蛋白深受歐洲市場歡迎,在世界食品蛋白市場佔有率達50%以上。劉登高説,在國際市場,食品級大豆價格要高於飼料級大豆,一般價格相差30%到50%。在中國,非轉基因、高蛋白大豆的優勢難以發揮,這是制約中國大豆生産的重要原因。

  近些年,東北大豆主産區盛行出售食品豆,國內市場食品豆的價格開始與油豆拉開距離,高蛋白含量的種子廣受農民歡迎,種種跡象表明,中國高蛋白、非轉基因大豆仍有頑強的生命力。劉登高説,目前大豆深加工産品國內外市場需求旺盛,中國應該扶持本國大豆的産業龍頭,以高品質深加工産品提高市場地位。   (本報記者 孟輝 袁泉 王夢純 馮華)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