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國家電影局舉行新聞通氣會,總結介紹了2012年電影工作的主要成績、中國電影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問題以及今後的重點工作。據統計,2012年全年生産的各類電影總量達到893部,總票房達到170.73億元,同比增長30.18%。其中,國産影片票房82.73億元,佔全部票房總額的48.46%。
會上,國家電影局局長童剛表示,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産國和第二大電影市場,電影産業始終保持著跨越式發展的良好態勢。但電影品質提高滯後於數量提高,國産電影的核心競爭力亟待強化。特別是2012年初,中國和美國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諒解備忘錄達成協定,確定在每年20部進口分賬影片配額的基礎上再增加14部進口分賬的高新技術格式美國電影。國産影片市場地位受到極大挑戰,壓力前所未有。據介紹,2012年,票房收入超過2億元的國産影片與美國進口影片相比,數量偏少,競爭力相對低下;在5000萬至2億元的中等票房影片中,雖然國産影片比例佔有一定優勢,但品質參差不齊、口碑與票房不相稱。這些現象凸顯了國産電影的核心創作力不強,在類型化開發、多樣性建設等方面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此外,隨著電影技術的不斷發展變化、以3D、IMAX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格式影片成為電影市場新的增長點,展示出巨大的市場影響力。中國電影技術界直面挑戰,沉著應對,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一是高新技術格式影片放映全面鋪開,3D數字放映、IMAX巨幕放映設備普及率進一步提升,其中由電影科研所、中影集團等單位聯合整合研發的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中國巨幕數字放映系統開始投入商業運營,打破了美國IMAX格式對巨幕電影市場的壟斷;二是國産3D、巨幕電影的製作水準取得突破,影片《畫皮Ⅱ》在國內技術團隊的艱苦努力下,完成了全片2D轉3D和數字特技特效製作,視聽效果得到市場認同。全年共有12部國産3D影片登陸市場,《十二生肖》、《一九四二》、《一八九四 甲午大海戰》等影片也嘗試通過IMAX、中國巨幕等技術手段,給觀眾帶來了更加震撼的視聽享受。
對於今後的重點工作,童剛表示將不斷提高電影品質,繼續抓好“電影精品工程”;加大市場建設,擴大産業基礎規模;進一步完善農村電影放映工程;以科技創新帶動國産電影市場競爭力提升;創新工作理念,探索電影“走出去”的新思路和新辦法;加強人才培養,保障電影業可持續發展。(記者 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