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船舶工業銷售目標1.2萬億
時間:2012-03-13 13:32 來源:中國證券報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3月12日,工信部發佈《船舶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2015年我國船舶工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2000億元,出口總額超過800億美元。“十二五”時期,船舶工業將進入由大到強轉變的關鍵階段,推動技術進步和創新、優化産業佈局將成為工作重點。</p>
<p> <strong>重點打造三大造船基地</strong></p>
<p> “十一五”期間,我國船舶産業規模實現跨越式增長,國際地位顯著提升,産業技術水準和綜合競爭力有了較大提高。2010年我國造船完工量6560萬載重噸,躍居世界第一,國際市場佔有率達43.6%。不過,受到全球金融危機、世界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全球船舶運力和建造能力過剩的影響,目前造船市場有效需求不足。</p>
<p> “十二五”時期,船舶工業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將是大勢所趨。《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國船舶工業産業體系更為完善,産業結構更趨合理,創新能力和産業綜合素質顯著提升,國際造船市場份額穩居世界前列,成為世界造船強國。</p>
<p> 首先,我國需要鞏固主流船型的市場佔有率,提升綜合競爭力。“十二五”期間,船舶工業將形成50個以上滿足最新國際規範要求、引領國際市場需求的知名品牌産品,全面突破高技術船舶的關鍵技術,海洋工程裝備設計製造能力進入世界前列。基礎共性技術水準顯著提高,技術儲備明顯增強。規模以上企業研發經費投入不低於銷售收入的2%。</p>
<p> 其次,船舶産業進行集約化發展也將是發展的趨勢。未來,環渤海灣、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造船基地將成為世界級造船基地,産業集中度明顯提升,前10家造船企業造船完工量佔全國總量的70%以上,進入世界造船前十強企業達到5家以上。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銷售收入達到2000億元以上,國際市場份額超過20%。2015年船舶工業銷售收入達到12000億元,出口總額超過800億美元。</p>
<p> 此外,船舶工業將全面建立現代造船模式,數字化造船能力明顯提高。船舶配套業銷售收入達到3000億元,船舶動力和甲板機械領域形成5-10家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綜合整合供應商。主要船用設備製造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準,平均裝船率達到8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智慧財産權的國際知名品牌産品,品牌船用設備裝船率達到30%以上。</p>
<p> <strong>重技術 調結構</strong></p>
<p> 我國船舶工業在高速發展中積累了不少矛盾和問題,創新能力不強、結構性矛盾突出、産業集中度較低、生産效率和管理水準亟待提高、船舶配套業發展滯後、海洋工程裝備發展步伐緩慢。與世界造船強國相比,我國船舶工業整體水準和實力仍有較大差距。</p>
<p> 在技術創新方面,《規劃》指出,船舶工業要密切跟蹤研究國際船舶科技發展趨勢和海事規則規範最新要求,以技術先進、成本經濟、建造高效為目標,優化主流船型設計,降低船舶能效設計指數,提升船型綜合技術經濟性能和市場競爭力。加強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提高高技術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及重點配套設備的設計能力。著眼長遠發展,選擇具有一定前瞻性、探索性、先導性的産品,開展前期預研和概念設計,搶佔未來市場競爭的制高點。</p>
<p> 在産業結構調整方面,解決建造能力過剩問題刻不容緩。“十二五”期間,在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三大主流船型以及有較好基礎、市場需求量大的高技術船舶領域,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努力打造一批系列化國際知名品牌産品。發展節能環保的標準化、系列化內河船舶。推進漁船標準化改造,發展玻璃鋼漁船。培育豪華遊艇、旅遊觀光艇、公務艇、商務艇等品牌産品。在鑽井平臺、海洋工程輔助船等海洋油氣開發裝備領域,以及船用中高速柴油機、船用發電機、甲板機械、艙室設備等優勢配套領域,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品牌産品。 記者 劉興龍</p>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