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遇寒冬 “訂單慌”連著“用工荒”

時間:2012-02-27 14:26   來源:經濟參考報

  進入龍年,歐債危機仍在持續發酵,歐盟市場需求的萎縮已經波及中國製造業企業,外貿企業“訂單慌”連著“用工荒”。《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走訪廣州、東莞、陽江等城市,在“世界製造業基地”感受到了凜冽的寒風。

  工廠訂單比往年同期減少60%

  2月初,記者在東莞市桑園工業園美爾敦塑膠電子玩具廠看到,8棟7層的宿舍樓空著4棟,在其餘4棟宿舍樓中,只有部分樓層住滿了工人。

  這家以歐洲為主要出口市場的工廠,以往能夠容納1萬多名工人就業,如今只有不到兩千人在工作。“歐債危機的影響很大,工廠訂單比往年同期減少60%。”美爾敦塑膠電子玩具廠廠長鄧美華説。

  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訂單荒”的情況更為嚴重。記者走進東莞市一家紙製品加工廠時,看到工人們三五成群地圍在一起下棋、玩撲克。

  這家加工廠廠長葉生告訴記者:“由於出口歐洲市場的上游企業需求萎縮,工廠受到很大影響,2011年10月起一直借債給工人付工資,目前只留下了核心技術人員23個,現在幾乎沒有資金進賬,但還是維持著給工人發工資。因為辭了這些工人又怕以後需要時招不到人,希望能熬過這個困難時期。”

  即便是訂單較為充裕的企業,日子也同樣不好過。“現在企業的整體訂單量還可以,但歐洲的訂單量有下降的趨勢。以前歐洲的訂單每月5萬件以上,現在每月在2 .5萬件左右,歐洲市場的未來前景不明朗,我們擔心做得越多虧得越多。”廣州市錦淋皮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偉説。

  記者從東莞市外經貿局了解到,受歐美市場低迷影響,東莞企業訂單平均下降15%至20%,預計2012年出口訂單持平和下降的企業超過七成。而且,由於成本上升的原因,相當部分傳統優勢産品的出口訂單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如某著名品牌運動鞋的全球生産訂單佈局,2010年越南首次取代中國成為其全球最大的生産基地,其在東莞最大的代工企業去年出口就同比下降超過17%,而且降幅逐月擴大。

  “往年每天可招百人,現在招10人都難”

  “訂單減少了六成,但是僅有的訂單還招不到人來完成。”鄧美華説:“至少還要招1600人才能按期完成訂單,往年開工以後每天可以招到100人,現在每天招10個人都困難。”

  同時,小微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善。除了原材料、勞動力、融資成本增加等國內因素外,外貿企業在與外商談判中,還面臨“價格話語權”難以行使的困境。惠州市大正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發展部副經理張鴻星説:“我們想提價,但是現在歐洲客戶的日子更困難,增加的成本只好自己承擔。”

  東莞市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説,面對經營成本的快速上升,部分企業可以通過提高産品價格轉移成本,但是調查顯示,東莞僅有21%的企業表示可以通過提高出口産品價格將部分成本轉嫁到客戶身上,而且提價的空間僅相當於經營總體成本上升的20%左右。一項跟蹤300家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2011年企業出口平均利潤率為3.5%,比2010年下降了2.2個百分點。預計2012年企業出口利潤平均約為2 .7%,比2011年下降0.8個百分點。

  專家建議運用金融工具避險

  專家認為,2012年,歐債危機還將繼續發酵,歐元將受到考驗,製造企業可主動運用金融工具避險,在陣痛中實現轉型升級。

  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一位資深外匯交易員告訴記者,歐洲央行去年12月的再融資操作對市場注入了大量流動性,對歐元有短期提振作用。“但是從中長期來看,歐元不具備走強的基礎。我們大致估計,上半年歐元會相對強勢,下半年可能會明顯回落。預計歐元兌美元今年可能會在1.2到1.4之間波動。”該交易員預測。

  專家建議,從短期來看,企業可運用金融工具規避外貿風險:一是企業在接訂單的時候要看到歐元波動的風險,明確結算期,提前鎖定結算期歐元對人民幣的匯率。二要適時改變結算幣種,比如在美元復蘇保持相對穩定時,可嘗試採取美元結算。三是廣泛採用遠期結匯、人民幣對外匯期權等金融工具規避匯率波動風險。(黃玫 歐甸丘)

編輯:李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