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收購價3年增11倍 電視劇産業投資增高

時間:2011-12-06 10:51   來源:中國證券報

  3年前,電視劇《三國》網路銷售每集15萬元,在當時已是天價。現在視頻網站收購價格每集可達180萬元,3年增11倍。

  限娛令推出後,各大電視臺加大電視劇採購力度。對於上市影視公司來説,增加電視劇産量是今後發展的重點之一。但業內人士分析,熱錢的流入表面上把這個行業搞得很熱鬧,但實際上卻讓市場變得扭曲。電視劇價格的虛高導致演員片酬激增,而製作方、電視臺到視頻網站,都面臨利潤空間的壓縮和賠本賺吆喝的風險。

  電視劇投資“高燒”

  自廣電總局10月底下發“限娛令”後,各大電視臺都加大2012年定制或者購買獨播劇的力度,有消息稱,湖南、安徽、江蘇、浙江、深圳、東方六大衛視2012年電視劇採購投入預計超30億元。

  不僅電視臺加大對電視劇的投入,包括騰訊、搜狐在內的眾多視頻網站也紛紛加大對電視劇的投入,高價購買電視劇播出版權。在競爭最為激烈的2012年度20部熱播大劇中,搜狐視頻一家就將其中的15部網路版權收入囊中。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電視臺採購版權均價為120-150萬元/集,比兩年前翻了一番,而熱門影視劇的網路版權價格更是從1萬元/集飆升到100多萬元/集。電視劇步入高價時代。

  2007年,一集戲賣70萬元算很高,如今200萬甚至三四百萬元也算正常。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拿最受關注的獨播劇來説,央視一套可以拿200萬元/集來買劇,可是地方衛視可以捆綁在一起,通常是四家衛視,簡稱為“四顆星”。

  以今年初播出的《你是我兄弟》為例,一顆星出25萬元,四顆星100萬元;下半年銷售就漲到一顆星45-55萬元。因此,現在央視每次出價都可能會被地方組合擊敗。

  隨著視頻網站的迅猛發展以及人們通過網路觀看影視劇的方式越來越普及,它們開始把以前電視臺和影視製作公司的二元博弈變成“三國演義”。

  影視公司利好有限

  高企的電視劇價格給上游影視製作公司帶來了一定的利好影響。“現在渠道是沒問題,只要生産出好的作品,賣高價無懸念。甚至電視劇還沒開拍,一些視頻網站開始提前預付版權費用。”民生證券傳媒行業分析師鄭平表示。

  以華策影視(300133)為例,公司三季報顯示,今年1-9月,公司凈利潤1.23億元,同比增長44.92%。湘財證券指出,2012年實現收入的電視劇將是今年已經或即將投拍的20部723集電視劇,在發行量穩步上升的背景下,若發行價格能保持高位或繼續上漲,公司業績將進一步提升。而光線傳媒、電廣傳媒、華誼兄弟也開始加大電視劇製作,欲從中分得一杯羹。

  但不可忽視的是,雖然視頻網站推高了電視劇價格,但投拍電視劇仍存較大風險。從總體上看,電視劇産業處於供大於求。據公開資料顯示,今年投拍的電視劇集數比去年多了1倍,達到3萬多集,這其中至少有1/3的電視劇根本就沒有機會播出,剩下的電視劇可能會賠本。

  “價格高的都是熱播劇。電視劇是智力産品,這部火了,下一部不一定跟著火,就是實力雄厚的影視製作公司對此也不能完全把控。市場上缺的是精品,但精品不可能從流水線上産生。”鄭平表示。他認為,目前的電視劇市場極不理性,前面的入倉抬高價錢,後面跟著的就會虧錢,電視劇市場最後可能被帶入惡性發展。

  電視劇價格節節高升帶動了影視産業的快速發展。但整個行業仍然處於魚目混珠狀態,誰能脫穎而出尚不明確。

  推高價格的始作俑者——網路視頻其實並不希望價格暴漲。目前,馬鈴薯、優酷、搜狐視頻等視頻網站憑藉廣告和點擊量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都開始加大自製劇的投入。

  此外,像湖南衛視、安徽衛視、江蘇衛視也都加強自製劇,紛紛成立電視劇製作公司、加大對影視公司的投入。“電視臺、網站都不甘於花高價購買電視劇版權,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上游製作公司的話語權。”鄭平認為。

  湖南衛視總編室主任李浩曾表示,未來買方市場格局不會發生改變。隨著市場化競爭,製作業要洗牌,好的播出平臺也會脫穎而出。 記者 姚軒傑

編輯:李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