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舉辦“花博會”,漳州實現了從最初引進臺灣農業品種、技術,向資金、良種、設備、技術、市場等“所有”引進的轉變。據統計,漳州市已累計引進臺灣農業良種1700多種,其中大面積推廣的有100多種,推廣面積100多萬畝;引進臺灣各种先進農業加工設備5000多臺(套)、農業種養加工技術700多項。臺資農業成為漳州農村經濟先進生産力的輻射源,為漳州現代農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示範和推動作用。
花香四海實至名歸
兩岸合作交流在漳州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僅花卉産業方面,作為中國著名的花果之鄉、水仙花主産地的漳州,已突破原先水仙花一枝獨秀的傳統格局,形成“百里千家萬畝”花卉走廊,擁有2000多個花卉品種,種植面積10萬畝,建成水仙花、國蘭、榕樹盆景、仙人球、觀葉植物、棕櫚植物、洋蘭、草坪地植被等八大類花卉生産基地。所轄縣市先後被譽為“中國蘭花之鄉”、“中國水仙花之鄉”、“中國榕樹盆景之鄉”、“中國花木之鄉”;百花村花卉市場和閩南花卉批發市場分別被評定為“全國花卉定點市場”、“全國花卉重點市場”。
隨著花卉産業的迅猛發展,漳州市也成為福建省最大花卉生産出口基地和海峽兩岸花卉集散中心。其中,佔地7780多畝的花博園,被譽為“福建花卉第一市”。漳州花卉“香飄”世界,出口逾40個國家和地區。
漳州市農業部門提供的數據表明,2010年漳州花卉銷售額超20億元人民幣、出口額達3623萬美元,出口額同比2009年增長46%。花卉主要出口量由原來的東南亞國家轉向歐盟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