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人緣相親、地緣相近、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惠州惠陽區淡水鎮與臺北淡水鎮的淵源也拉近兩岸的關係,經過多次交流,兩地締結共同發展的基礎,建立聯繫窗口,就觀光旅遊、教育文化、經貿等合作項目進行互動。
據操向農介紹,惠州市作為珠三角地區重要城市之一,地理位置上毗鄰港澳,一直以來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投資環境。近年來,該市抓住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自身各項資源優勢,加強兩地互利互惠的經貿合作關係。為了更好地服務兩地經貿,作為大陸對臺開放的48個海港之一的惠州港,目前也正在積極籌劃開通臺灣直航的航線。
目前,惠州共引進臺資企業1468家,投資總額38億多美元,居廣東全省第四位,臺商投資領域涉及電子、機械、化工、塑膠等20多個行業。臺灣成為惠州第二大外資來源地,2009年惠州對臺進出口貿易額達18億美元。
操向農説,為了給臺商企業營造優良的投資營商環境,惠州市政府部門充分發揮服務職能,在金融危機期間以企業轉型升級為契機幫助臺企做強做大,以品牌、市場、技術、管理的創新推動企業轉型升級。該市在廣東全省率先建立臺商權益保障聯席會議制度,著實保障臺商權益。同時,以有特色、有品牌、有影響的經濟文化交流活動作為長效載體,打造惠臺交流促進會,促進與臺商的溝通和交流。(記者 宋秀傑 康孝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