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龍岩城區,沿著蜿蜒的山區公路向西北行至新羅區萬安鎮,當古樸的風雨橋、白墻黑瓦的古厝及老舊的牌坊等景物漸次出現時,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竹貫村便映入眼簾。
這個隱藏在深山中的小村落,自然風光秀麗,文化底蘊深厚,是清嘉慶和道光年間臺灣水師最高指揮官溫兆鳳將軍的故里,至今仍保留著溫氏家廟和溫兆鳳的故居。
村舍伴溪而築,數座拱橋橫跨溪上。一片土木結構的房屋在青山綠樹掩映下顯得有些獨特,這便是溫氏家廟了。這幢坐西朝東,有兩廳、兩廂房、兩側屋的單層建築,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房屋回廊之下,懸挂著五彩的紙燈。沿建築的中軸線自東向西,依次有灰坪、大門、前廳、天井、後廳等建築。大門上懸挂“溫氏家廟”匾,後廳懸梁挂“太原堂”匾,其下為祖堂神龕,供奉當地溫姓歷代先祖牌位。
熟悉歷史掌故的村中老人介紹,古時的百姓家祠只能叫宗祠,唯有有顯赫官爵者才能建家廟。相傳當年,溫兆鳳立下赫赫戰功後,奉旨回鄉省親,按品級較高官員皆有家廟的習慣,把原先的溫氏宗祠改成了溫氏家廟。從臺灣水師澎湖副將至臺澎副總督、臺灣水師協副將等,當地一些長者對溫兆鳳在臺灣所擔任過的職務大多能列舉一二。而溫兆鳳為臺灣的發展穩定、兩岸間的經貿往來作出重要歷史貢獻,以及其在臺任職期間多次在澎湖、鹿港、彰化等地倡捐修繕廟宇、縣學等,對臺灣宗教文化及教育事業亦有突出貢獻的事跡,均為許多兩岸民眾所肯定。目前,定居在澎湖、臺灣等地的溫兆鳳後裔,通過電話、郵件等形式打聽祖籍地的情況,這也顯示出了兩岸同宗同源、割捨不斷的骨肉親情。
溫氏家廟東南側是溫兆鳳的故居,這是一幢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土木結構二層建築(如圖),故居大廳兩邊木質墻上,貼有溫兆鳳考取功名和歷次升職時的捷報。堂前左側,立有溫兆鳳任臺灣水師澎湖副將時的旗桿,上書:署理福建海壇(平潭)水師鎮標右營副總府、特授臺灣安平右協都閫府加三級溫兆鳳立。據史料記載,海壇水師是清朝水師之精銳,平潭堪稱舊時中國海軍之搖籃,臺北故宮現存有大量清代海壇水師的珍貴史料。
近年來,為了加強兩岸交流,當地開展了“尋訪溫兆鳳”行動,旨在通過收集整理溫兆鳳生平資料,豐富兩岸交流史料,助力涉臺文物保護。目前該鎮已對外發佈尋訪資訊,並組織人員實地前往廈門、泉州等地追尋溫兆鳳足跡。下一步,當地還將擴大尋訪範圍及渠道,豐富兩岸交流的內容。(記者 張傑 通訊員 溫連光 林麗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