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第二任期過去快一年了。連任時躊躇滿志,一心要為臺灣打拼“黃金十年”,並謀求“歷史定位”的馬英九,想不到今日的民意支援度跌至十三趴,比當年弊案纏身的陳水扁還低。低支援度,如何領導國民黨在明年“七合一”選舉及2016年“大選”中獲勝?臺灣一旦“藍天”變“綠地”,互信與認同基礎脆弱的兩岸關係就面臨逆轉之虞,這不是杞人憂天。
導致馬今日民意支援度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認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在兩岸關係和解進入“深水區”時所表現出來的徬徨迷茫與畏縮不前。任何一個臺灣領導人,如何處理兩岸關係,事關重大。而馬英九2008年競選時提出2012年前與大陸簽訂和平協議,獲得高度支援,但勝選後這個政綱卻“跳票”了。2011年競選連任時他又提出10年內與大陸簽訂和平協議,在島內支援度隨之提高到61%,後因民進黨的杯葛而高設門檻,全面退縮。洽簽兩岸和平協議是2005年“胡連會”提出的五大願景之一,8年過去了,至今仍然被束之高閣,顯得遙遙無期。
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的對臺部分,是大陸未來5年對臺工作的綱領性文獻,其中再度提出“希望兩岸商談建立軍事互信及協商達成和平協議”,並首度在黨代會政治報告中提出共同探討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的議題,這無疑是為解決兩岸複雜問題指明瞭切入點和關鍵點,也為全面推進兩岸關係打開廣闊的空間。但對此重大宣示,馬好像沒有聽到。更有甚者,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今年2月訪京時,提出“一個中國,兩岸和平,互利融合,振興中華”的主張,竟遭到莫名其妙的重擊,返臺後不但得不到馬英九的背書,反而受到冷遇及“區隔”。無怪乎有臺灣學者批評馬英九領導下的國民黨已經“質變”了。
國民黨是否已“質變”,或正在由“量變”走向“質變”,端視馬英九這位黨魁如何領航引路。今日的馬英九如果還自認是孫中山事業的繼承者,如果想尋求“歷史定位”,就不該只想躲在美、日的身影背後偏安一隅,就不應因為島內分裂勢力的掣肘而連“兩岸和平、振興中華”這樣的議題都不敢碰觸。是非得失之間,是否應重溫一下于右任先生的座右銘:“計利應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
洽簽兩岸和平協議,功在兩岸、利在韆鞦。期待馬英九能儘早改變其在兩岸政治議題上不作為不敢為的心態,展現格局,拿出一點魄力,抓住當前難得的歷史機遇有一番作為。(作者陳勤浩為清華大學兩岸法政問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