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兩岸經貿合作:把握機遇 克難前行

時間:2013-01-10 13:40   來源:台灣網

  二是兩岸服務業領域的合作大有可為。大陸的服務業是“十二五”規劃重點引導的産業,而臺灣服務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走在大陸前面。加強兩岸服務業的發展,實現優勢互補是兩岸必然的選擇,也是兩岸實現經濟合作跨越式發展的突破口。

  三是兩岸新興綠色能源産業合作前景廣闊。在全球資源與能源日益緊張的局面下,綠能技術與産業將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選擇。而兩岸尤其是大陸綠能技術剛剛起步,市場需求大,前景廣闊,而臺灣在綠能研發較大陸起步早,技術先進,經驗成熟,兩岸在新興綠能技術及産業方面的合作前景廣大。

  第二方面是兩岸ECFA制度優勢應當不斷擴大深化。兩岸ECFA的簽署以及兩岸後續協商對兩岸深化經濟合作具有重大意義。按照中、日、韓三國領導人的商定,今年上半年中日韓三國將正式啟動自由貿易談判,加快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在東亞經濟一體化不斷加快的大趨勢下,臺灣若想實現經濟發展,就必須要積極主動地融入東亞經濟圈內,而最重要的就是與大陸方面一道加快兩岸ECFA的後續協商步伐。這不但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臺灣經濟被邊緣化的風險,同時也可推動兩岸經貿互惠合作進程,更可在ECFA制度化框架下為臺灣創造更多的商機與就業機會。另外,ECFA也有助於加速亞太地區經濟整合,增加臺灣內外投資的機會。這對兩岸經濟特別是臺灣經濟發展是最大的利多因素。

  第三方面是兩岸政治互信的不斷鞏固。過去四年來,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兩岸政治互信不斷鞏固,推動了兩岸經濟合作的深化發展。新的一年,兩岸領導人都表示要繼續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共同推動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實現兩岸更大的繁榮與發展。兩岸不斷夯實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兩岸互利雙贏就有了更為堅實的保障,兩岸人民求和平、求發展的訴求才能得以實現和發展。

  綜上所述,2013年兩岸面臨外部經濟環境的挑戰,同時也面對整體經濟形勢逐步改善的契機。兩岸經濟合作經過四年多的發展已經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基礎,積累了相當的正能量。兩岸均要進一步把握機遇,化壓力為動力,振興兩岸中華民族經濟,增進兩岸人民福祉,實現兩岸永續和平發展。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