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確定的兩岸關係發展方向既為臺灣提供了難得歷史機遇,同時也為臺灣提出了挑戰和考驗。其一,在國家統一問題上,兩岸能否做到同步前進是一大考驗。臺灣問題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中國內戰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兩岸關係歸根結底是兩岸政治問題,兩岸政治互信能否得到鞏固是兩岸雙方都必須要面對的重大問題。長期以來,大陸方面持續不懈地推動兩岸關係向“一中”的方向邁進,不斷推進和平統一進程,而臺灣方面卻體現出與大陸方面背道而馳的施政方向。且不論李、扁時期主張“臺獨”、“去中國化”的分離主義,就是國民黨馬英九上臺以來的四年多時間裏,其一貫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現狀,一再強調臺灣的政治主體性和謀求所謂“國際空間”,令島內民意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持續下降,而認為“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比例卻不斷上升。加之在野的民進黨一向主張“臺獨”,動輒以“傾中賣臺”對馬當局施政掣肘破壞,馬當局兩岸政策更趨保守。兩岸關係中的消極因素始終沒有得到消除,相反在一定程度上還有增長,這些都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及國家和平統一製造了障礙和陰影。馬當局能否在未來以大刀闊斧的精神進一步推進兩岸和平發展,不僅關係到其個人的歷史定位,更攸關臺灣未來的穩定發展。如何排除干擾,破舊立新,開拓進取,著實考驗著馬當局的政治膽識和智慧。
其二,在未來兩岸政治議題上,臺灣能否有較大突破是一個重大挑戰。十八大報告對兩岸政治議題的進展提出了明確方向,這也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前景和目標。“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這一表述顯示出大陸對臺政策務實的一面,在語氣上更加柔性,體現出對臺的善意,展現了中共的政治胸懷。接下來兩岸政治定位如何解決,需要兩岸雙方平等協商,需要兩岸各界貢獻智慧,需要兩岸人民共同努力。
在國家尚未統一的情況下,大陸明確提出希望兩岸“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穩定臺海局勢;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 顯然,經過四年多的發展,大陸方面不能接受未來兩岸關係仍然“只經不政”,臺灣方面的“政經分離”思維也遠遠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兩岸關係發展的客觀要求。目前兩岸在政治議題上仍處在“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初級階段,兩岸如何由“求同存異”向“求同化異”,如何由“一中各表”向“一中同表”的更高層次邁進,是更為艱巨的任務。就目前而言,無論是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還是兩岸簽署和平協議,對於臺灣來説都有相當大的難度,但有難度並不等於不作為,而是應當繼續本著“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思路,在兩岸的共同協商下逐步穩妥地推進。兩岸在政治議題上達成共識的努力理應同步,不應背離,臺灣方面更應當審時度勢,在兩岸政治議題上有一番作為。
其三,在具體的兩岸議題上,目前兩岸已經進入所謂“深水區”,特別是兩岸經濟合作將面臨更多涉及主權、司法、法律等意識形態領域的問題,單純的“政經分離”不僅不切實際,而且將為兩岸平等協商帶來更多不利影響。兩岸投保協議幾經週折才得以完成,顯示出兩岸今後的商談將面臨更多挑戰。另外,目前ECFA早期收穫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後續協商談判勢必要加快。大陸方面之前單方面的讓利也將會不斷減少,兩岸經濟合作將更多的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辦事,更多體現平等互利原則。而臺灣經濟轉型升級的壓力不斷加大,大陸方面讓利縮小必定會在一定程度上給臺灣經濟帶來不利因素,本就積弱的臺灣經濟如何因應,對馬當局及其執政團隊形成重大考驗。
其四,臺灣面對未來兩岸和平發展不斷鞏固深化的局面,內部如何整合,如何徹底擺脫政黨惡鬥帶來的內耗空轉,如何進一步凝聚朝野共識,團結民心,共同奮鬥,也是一大考驗和挑戰。在臺灣的政治環境下,在野的民進黨始終沒有放棄為反對而反對的政爭手段,對諸多民生改革、兩岸議題、對外政策都對馬當局抹黑、抹紅,甚至不擇手段地破壞。政黨惡性競爭導致的直接後果是臺灣經濟社會發展受到羈絆,人民福祉受到損害。而面對中共十八大提出的一系列兩岸和平發展前景,馬當局能否排除政黨政治的干擾,與大陸一道克難前行,共同推進,存在著諸多變數。包括近日馬英九提出的未來三年要擴大並深化兩岸交流、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及全面檢討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兩岸政策能否順利推動,能否取得實效,考驗著馬當局的施政力、執行力,也考驗著臺灣朝野政黨及社會各界的凝聚力、向心力。
可以説,十八大規劃了未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藍圖,提出了兩岸和平發展的前景和未來。對臺灣來講,機遇與挑戰並存。臺灣如何乘勢而上,克難前行,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