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機遇 加快建設 為兩岸和平發展做貢獻

時間:2012-11-07 15:16   來源:人民日報

  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戰略決策。歷屆省委省政府堅持不懈地開拓創新、艱苦奮鬥,為福建今天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2009年以來,中央相繼頒布了《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福建省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為福建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帶來難得歷史機遇。

  福建省委省政府一班人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們牢牢把握機遇,凝心聚力,乘勢而上,堅持把中央要求和福建實際緊密結合,進一步深化對中央決策的理解認識,進一步加大工作的推動力度,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推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按照胡錦濤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對福建的重要指示,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福建實際出發提出“先行先試、加快轉變、民生優先、黨建科學”的工作思路,確定了“堅持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建設更加優美更加和諧更加幸福的福建”的發展目標。全省上下集中精力搞建設、心無旁騖促發展,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2008年福建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今年有望達2萬億元;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從2009年為東部地區平均水準的84%,今年可達95%,2015年將達到東部地區平均水準,如期實現《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福建在服務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

  一、堅持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三生並重”

  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注意處理好發展速度與發展品質的關係、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關係、項目建設與生態保護的關係,努力在加快壯大經濟總量的同時提高發展品質,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省人民,不斷提高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推進創新驅動、內生增長、轉型發展,是我們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的重大任務。我們堅持項目帶動,以增量促進存量調整,連續三年組織實施重點項目、新增長區域、城市建設、小城鎮改革發展、民生工程等“五大戰役”。堅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升工業層次和水準,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制定實施促進工業穩定增長、支援小微企業發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近三年全省工業總産值年均增長18.7%,2011年達30331億元,有力促進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近三年來,全省經濟年均增長12.8%,今年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好于預期,全省生産總值12470.57億元,增長11.4%。

  “像抓經濟一樣抓好民生工作”,是我們工作堅持的導向,在實踐中努力做到“三個優先”:優先保證事關民生的財政投入,去年全省財政民生支出1574億元,佔財政支出71.7%。優先解決事關民生的利益問題,三年來,全省城鄉居民收入增幅始終高於GDP增幅,城鄉居民收入水準均保持在全國第七位。優先構建事關民生的保障機制,大力推廣“和諧徵遷法”,普遍建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近年來信訪總量和重訪人次大幅下降。

  生態環境是福建的優勢,集約型、節約型、生態型發展是我們的追求。堅持把生態省建設放在重要位置來抓,深入實施綠色城市、綠色村鎮、綠色通道、綠色屏障“四綠工程”,去年以來新增植樹造林面積超過1000萬畝,全省森林覆蓋率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全省主要水系、城市空氣、生態環境品質位居全國前列。總結推廣“長汀經驗”,以“進則全勝、不進則退”的決心,加大重點區域的水土流失治理,目前累計完成治理面積近500萬畝。完善落後産能退出機制,關閉水泥、鋼鐵、火電等落後産能企業1.35萬家,萬元GDP能耗是全國平均水準的80%,居全國第六位。

  二、推進産業群、港口群、城市群“三群”聯動

  豐富的岸線和港口資源,是福建寶貴財富和發展潛力所在。以港口群帶動産業群的集聚,以城市群建設推動城鎮化進程,是我們用以統籌城鄉區域發展重要之路。

  在産業群發展上,著眼于構建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産業體系,著力建設大項目、培育大企業、發展大産業,加快培育具有集聚力、帶動力和競爭力的産業集群。目前,全省在建、投資額億元以上的工業重點項目1108個,到今年底可形成60多個産業集群,其中産值超500億元的産業集群21個,超千億元産業集群達10個。我們還積極開展與央企、民企、外企的項目合作,目前跟蹤落實的重大項目2919項,總投資約3.55萬億元,已累計完成投資3839億元,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基礎後勁顯著增強。

  在城市群建設上,堅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以構建魅力都市、打造宜居縣城、發展特色鄉鎮和建設美麗村莊為目標,加快推進福州大都市區、廈漳泉大都市區的建設和同城化步伐,抓好43個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培育10大新增長區域,實施老區村跨越發展工程,結合災後重建、造福搬遷工程,開展新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振興和社會全面進步。去年全省城鎮化水準58.1%,居全國第八位。

  在港口群建設上,加快完善港口佈局,加強港口資源整合,推進港口管理體制一體化改革,打造面向世界、服務周邊及中西部地區的現代化港口群,去年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達3.72億噸。依託港口優勢,加快海洋新興産業和現代海洋服務業發展,海洋生産總值佔全省GDP25.4%,居全國第五位。

  三、服務大局,全力推進兩岸交流合作和平潭開發開放

  我們緊緊抓住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機遇,充分發揮對臺獨特優勢,在促進閩臺産業發展規劃銜接、落實ECFA協議、加快臺灣農業創業園發展、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上下功夫,每年舉辦100多項涉臺大型文化交流活動,著力建設兩岸經貿合作的緊密區域、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

  圍繞把平潭打造成機制先進、政策開放、文化包容、經濟多元的現代化、國際化綜合實驗區的目標,積極推進“一線放寬、二線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的海關特殊監管模式。三年共投資1000億元,加快構建完善的基礎設施體系。推進平潭至臺中高速客運航線實現常態化運營,成為兩岸最為便捷的海上通道。突出對臺、面向世界,積極引進和發展綠色、低碳、高新技術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目前已優選項目48個、總投資1070億元。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實行大綜合、扁平化、高效率的管理體制及運作機制,實施“四個一千”人才工程。成立兩岸相關人士組成的“促進平潭開放開發顧問團”,聘用部分臺灣專業技術人員到實驗區管委會任職,試行放地、放權、放利政策,深入探索兩岸“共同規劃、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新模式。平潭開放開發綜合政策優勢正在不斷顯現,在臺灣島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增強,贏得了臺灣同胞的積極響應,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新載體。

  四、大力營造凝心聚力、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導向氛圍

  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努力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準。加強省委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健全市縣黨委工作制度,增強各級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全面加強基層黨的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總結推廣“168”農村黨建工作機制、“135”社區黨建工作機制、“三五”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機制和“1263”機關黨建工作機制。推進廣大幹部轉作風抓落實,連續三年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拉練式”工作檢查,互比互看互學;大力開展“走訪基層、解民憂、辦實事、促發展”主題活動,20多萬幹部走訪基層、接地氣,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深入開展機關效能建設,全面推行政府績效管理,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省級行政審批事項從1468項減少到379項。積極推行“馬上就辦”,普遍建立市、縣(區)行政服務中心,80%以上的審批和服務事項進入中心直接辦理,進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承前啟後謀發展,繼往開來譜新篇。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把握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的部署,加快建設更加優美更加和諧更加幸福的福建,為服務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為中共福建省委書記 孫春蘭)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