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廣網今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副教授石正方的文章,分析兩岸文創産業合作對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文章指出,可以預期,基於兩岸的積極推動和ECFA後續協商的制度保障,兩岸基於中華文化共同資産的文創産業合作,在創造兩岸經濟雙贏的同時,必定會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有助於構建兩岸文化認同,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根本保障。
全文摘編如下:
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基礎,是構建兩岸國家認同,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重要保障。兩岸同文同種,同屬中華文化,但由於現代化進程不同以及地域文化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了不同文化特色,表現在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等各文化層面的差異,這些差異雖不能割斷兩岸文化的淵源關係和同質性,但如不能實現深化的交流和溝通,則會産生兩岸文化認識的偏差,特別是“去中國化”的“臺獨”政治宣導,更容易導致謬判和偏見,從而加深兩岸社會的誤解和隔閡。從這一角度來看,增進兩岸文化交流,深化兩岸文化認同,是減少兩岸因長期對峙、隔離所造成的情感疏離,消除誤解,增進互信,構建共識的必由途徑。兩岸恢復交往30多年來,經貿交流與合作獲得了長足發展,已形成緊密的投資、貿易關係,由此構建的兩岸利益聯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而兩岸的文化交流,雖然一直貫穿兩岸交流的整個進程,但是其廣度、深度存在局限性,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要求相去甚遠。
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必須把文化交流置於兩岸關係發展的優先地位。正如吳伯雄在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開幕式上説:“從經貿的角度看兩岸,大家追求的是經濟的利益,從文化的角度看兩岸,大家重視的是品質與價值的問題,包括制度的改革,生活的方式,以及社會的活力與創造力等等。經貿與文化是連接兩岸的兩大橋梁,缺一不可,現在該是搭起文化橋梁的時候了。”實際上,兩岸交流“無處不文化”,不用説社會交流交往本身就是文化現象,即使以利益為訴求的經貿交流,也深受文化背景的影響,而且營商環境、經濟發展方式、經貿合作模式等等,也是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的組成部分。可以説,兩岸經貿的深化合作,需要突破一系列制度性障礙,需要進行兩岸特色模式的創新,必將涉及觀念、價值取向等深層次文化認同問題。因而,文化交流的臂助不可或缺。
實踐證明,兩岸關係愈益深入發展,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愈益凸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兩岸有識之士體認到文化認同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性,呼籲兩岸當局大力推進兩岸文化交流,倡議儘快協商簽訂兩岸文化協議,以有計劃、有序地推進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並有學者提出兩岸簽訂綜合性文化協議有難度,可以考慮先行就文創産業合作、文化遺産領域的合作簽署協議,以局部突破帶動整體合作等。筆者認為,兩岸文創産業合作,集文化交流與經濟合作于一體,有堪可期待的發展願景,可以以經濟誘因匯聚資源達成推進文化交流的目標,促成兩岸經濟交流與文化交流雙贏。
文創産業高關聯性高附加值的特質,使其成為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體爭相發展的熱門産業。兩岸有中華文化的共同資産,又存在互補發展的空間,兩岸攜手合作、雙贏前景可期。因而,近年來,文創産業合作成為兩岸産業合作的熱點,兩岸有關部門從政策開放、平臺構建方面傾力加以推動,兩岸業界也積極響應。如2009年7月舉辦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就深化兩岸文創産業合作提出了一系列具體建議,包括共同打造具有民族特色、風格、氣派和原創性的知名品牌;推動制定兩岸文化産業標準,建立溝通合作平臺;合辦兩岸文化創意産業博覽會;在兩岸影視劇合拍、影視劇及電視節目之市場準入、影視演職人員交流等方面,積極探討擴大交流合作;建立兩岸出版交流機制,積極擴大出版物貿易與版權貿易,加強出版合作,並共同開拓海外華文出版市場等;2011年9月,中華文化促進會與中華兩岸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協會簽署《推動兩岸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備忘錄》,提出通過聯合搭建會議平臺、創建兩岸文化創意産業交流基地、設立兩岸標誌性文化創意獎項等方式,促進兩岸文化創意産業互助共贏;今年9月10日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率領“海協會文化創意産業暨書畫藝術交流團”赴臺交流,著重了解雙方文創産業現況、未來合作、現存政策問題——這次“文創之旅”為兩岸文創産業合作再度加溫。日前(10月26日)在廈門召開的第五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參展企業1000多家,其中來自臺灣各縣市的文創企業700多家,無論在簽約金額、參展企業數和觀展人數方面都盛況空前,體現了兩岸官方、業界對文創産業合作的殷殷期待和熱情參與,也反映了兩岸文創産業合作的蒸蒸日上。
總之,文化創意産業是融合經濟、文化、技術元素再創新價值的新興産業,具有經濟效益,也可以輻射到社會文化各方面,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可以預期,基於兩岸的積極推動和ECFA後續協商的制度保障,兩岸基於中華文化共同資産的文創産業合作,在創造兩岸經濟雙贏的同時,必定會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有助於構建兩岸文化認同,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根本保障。(石正方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