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交流之紐帶越拉越緊密
2011年是兩岸交流具有突破性發展的一年。大的交流方面,有分隔兩岸60余年的國畫名作《富春山居圖》在寶島合璧首展;兩岸青年實現萬名青年大交流;大陸赴臺人數172萬人次,較2008年增逾5倍;小的溫馨事跡方面,有兩岸互贈珍稀動物,共同愛心撫養;大陸醫院積極救治8.15車禍受傷臺胞;堅持12年愛心“長徵”,全身心幫助西南山區麻風病村孩子的臺灣愛心人士張平宜榮獲2011感動中國人物……這些數不勝數的實例恰恰證實了同為華夏兒女的兩岸同胞心心相惜,緊緊相連。
2012年伊始,各項交流活動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展起來:京臺文化周、兩岸攝影展、民俗廟會、青年高鐵之旅……這些文教活動已經帶動了兩岸交流積極熱絡的氣氛。正如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強調的,要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確,文化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優秀文化傳承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血脈和共同的文化傳承,兩岸同胞正是通過溝通與了解來傳遞和滲透這股血濃于水的親情。
每年的兩會中,臺籍代表及委員都很好地扮演了“兩岸智囊團”這一角色。他們不僅為祖國發展、兩岸進步建言獻策,同時也充當著聯結兩岸同胞,傳遞臺胞心聲的紐帶,為實現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獻計出力。
據悉,今年臺籍代表涉及兩岸關係的議案包括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常住臺胞融入大陸社會、兩岸文化交流、赴臺個人遊等。從此類議案的不斷增多,我們不難發現在兩岸不斷深化的交流交往中,兩岸人民開始進一步的推進與融合。往來方式不僅更加多樣,而且更加頻繁。
“偉大的團結凝聚偉大的力量,偉大的力量成就偉大的事業。”賈慶林主席3日代表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做工作報告的話語在每一個臺籍委員心中激蕩,也在每一位中華同胞的心中回響。2012年,讓兩岸關係在發展中繼續推進,在交流中不斷融合!(中國臺灣網評論員 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