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看臺灣:看見老年生活新風貌

時間:2011-09-08 11: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7日電 臺灣《旺報》兩岸徵文欄目今天刊文《大陸人看臺灣 看見老年生活新風貌》,作者是來自雲南高校的退休教師,對臺灣老年群體的狀況尤為關注,感到臺灣社會對老年的人的照顧與關愛。

  全文摘編如下:

  今年春暖花開的時節,我有幸參加了雲南省老年旅行社組織的臺灣遊。在我們的團隊裏,最大年齡是81歲,而我已70有2,算個“中青年”吧。在臺灣與大陸早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情況下,因此感同身受,自然比較關注和考察臺灣老年群體的狀況。

  臺灣讓我們感受到關愛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社會氛圍,我列舉三例,一是為老年人送餐到府。一天傍晚,我們團隊在臺中市歇息,我與夥伴上街漫步在人行道上,突然前面一塊廣告牌引起我的興趣,我掏筆記錄在本子上:“財團法人臺中市某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服務站,送餐到府,申請專線……”。這裡説的“送餐到府”的“府”字,今天在大陸己經極少用到,那是在舊社會對“住宅”的尊稱。顯然這是一家專門為老年人和身心障礙者包送餐食服務的工作站,還註明了地址與聯繫電話,可見臺灣社會管理中的福利慈善事業是比較發達的。為因應一些老人餐食難以自行解決的困境,就産生了“送餐到府”的組織或機構。

  二是老年人乘火車享受半價優待。在臺灣憑身份證,凡年滿65歲以上的人乘火車可以購買半價敬老票。我們在阿里山乘小火車遊覽時,就看到神木車站售票亭公佈的注意事項第2條説半票優待對象:年滿 65歲以上老人、殘障人士。在花蓮市乘坐的火車上,車廂門口專門貼有文字與圖示的“博愛座”,溫馨而明文提示“請禮讓座位給老人、孕婦、行動不便及帶小孩的乘客”,另外車門口有輪椅可以固定的位置。

  三是收集購物發票資助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弱勢群體。

  我們團隊的臺灣導遊李先生,在遊覽車上鄭重其事地對大家説:“建議各位叔叔阿姨們,把在臺灣的購物發票捐贈出來,可以用來幫助那些弱勢群體。”他動情地認真鞠躬説:“我謝謝各位對臺灣人民的善舉了!”我們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

  在花蓮市的一家超市的入口處,看到擺放著三個大紙箱,上面貼著字條:“請捐發票,幫助貧困家庭、獨居老人”。字條落款為“花蓮縣某老人協會”。特別是在春節即將到來之際,許多商店打出“送愛心物資,讓弱勢過好年”的廣告,這些不由得讓廣大消費者心裏一熱,紛紛把發票捐獻出來,讓仁愛普照人間。

  一天我們入住嘉義市,我在總服臺前翻閱當天報紙,看到正在促銷剛剛出版的新書《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的廣告,不禁欣喜若狂,於是就馬上請飯店當班的陳小姐代我向當地書店聯繫購買。陳小姐爽快地答應了,經過兩個小時的一番辛苦和週折,終於買到了書,並且享受八五折優惠,而陳小姐卻推遲了下班時間,她丈夫早在店裏等候要接她回家,令我頓生深深的歉意。

  旅伴們都説我運氣好,還説臺胞的服務態度確實好。我太高興了,沒有一絲的睡意,就想應該到總服務台去討張紙寫一封感謝信給飯店領導。

  這晚在服務台值通宵夜班的是一位比我年長6歲的張老伯。當我向他表達了此目的後,任憑我左説右磨,張老伯一點都不同意,也不給一紙張。他對我説:“有一天在大街上,突然有一位老年人摔倒受傷了,恰好被一名警察看見並及時把他送到醫院救治。你説要感謝這名警察嗎,完全不必要。因為這是警察的職責,警察就是人民的保姆嘛。同樣的道理,你説櫃檯陳小姐幫你買到了書,那是她完全應該做到的呀!”

  我無可奈何,感謝信沒有寫成,深感遺憾哪。我和張老伯聊天,問他為什麼不在家裏享清福,還要來飯店打工?他坦誠地告訴我:人啊就像一架機器,不運轉就要生銹;人不能無所事事,只有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就愉快,才能健康。 (李文雲)

編輯:白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