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1日電 澳門《新華澳報》19日刊文説,兩岸若能建立共同的防災與救災機制,勢必有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穩定發展,進而增進兩岸民眾的情感和相互認同。於今,兩岸既已簽署“ECFA”,也達成多項合作與交流共識。因此,建立對兩岸關係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兩岸建立共同防災、救災機制,就時機已經成熟。
文章摘要如下:
日本地震暨核電廠輻射外泄災害,成為跨域性的重大自然災害。臺灣地區一些熱心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朋友們,再次提出了兩岸討論共同防災救災的議題。其中,國民黨“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兼大陸事務部主任高輝前日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初訂於今年上半年舉行的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以經貿和文化議題為主;由於當時沒有發生日本強震,所以兩岸防災、救災相關議題並未納入。但隨著災情擴大,而相關的防災、救災的議題,是兩岸共同關心的議題,也與民眾的生命財産安全息息相關,這些對兩岸都有好處的事情。
其實,關於兩岸共同防災救災的問題,早在去年7月間在廣州舉行的第六屆“經貿文化論壇”,就已被納入大會議題,並成為該次“論壇”所達成的二十二條“共同建議”中第十二條“鼓勵兩岸積極開展應對極端氣候的防災、救災合作”。為此,“共同建議”建議,鼓勵兩岸積極開展應對極端氣候的防災、救災合作。推動建立氣象監測數據、遙感數據的交流平臺;開展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響應的交流合作;通報災害預警警報,建立定期交流與災害聯防機制;鼓勵開展兩岸災害應變及專業救災人員交流;聯合舉行應對重大環境威脅的演練;建立重大自然災害相互救援時的聯繫協調機制,簡化手續,便利兩岸專業人員及物資儘速投入救災。
也就是在這次“論壇”舉行過之後,去年11月發生了蘇花高速公路榻方事故,導致數百名大陸旅行團成員受困,有20多人死亡或失聯。這就凸顯了兩岸啟動共同的防災與救援機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當時臺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就指出,颱風與地震是臺灣最嚴重的自然災害,而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來臺大陸人員越來越多。在災難多發的臺灣,如何加強預警防災?萬一災難發生,如何聯動救災?因此,建構兩岸共同防災、救災、救難機制,已經刻不容緩。他認為,對於自然災害的救災,並不是只靠團結與人海戰術就可完成,必須依賴知識及技術,通過完善機制整體串聯,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佳效果。有報社也發表題社論指出,重大災情的救援工作,講求的是黃金時間,任何單一力量恐皆難獨善其後。
因此,兩岸共同防災救災議題,不但應在“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繼續深入研討,並適宜儘早將其中一屆“兩岸論壇”的議題集中為兩岸共同防災救災。在此基礎上,可將兩岸共同防災救災的議題,列為“陳江會”的重要會談問題。
兩岸建立共同防災、救災、就難機制,可分為“災情預報預警機制”、“災害救援行動機制”、“災後恢復與重建機制”等三大機制,加強資訊的實時共用,組建能夠跨越海峽兩岸的高素質救援隊伍,隨時投入救援活動;積極配合,相互提供經驗,提供必要的物質協助,可嘗試建立起常態救援物資儲備,搭建救援物資的有效運作平臺。
兩岸建立共同防災與救援機制,對兩岸關係而言,具有歷史性意義。尤其兩岸屬同文同種,救援的過程中沒有語言障礙和溝通困擾,更有助於提高救災效率。更重要的是,兩岸若能建立共同的防災與救災機制,勢必有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穩定發展,進而增進兩岸民眾的情感和相互認同。於今,兩岸既已簽署“ECFA”,也達成多項合作與交流共識。因此,建立對兩岸關係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兩岸建立共同防災、救災機制,就時機已經成熟。建立兩岸防災、救災、救難機制有利於兩岸人民福祉,有利於兩岸的和平發展。(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