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者探討“兩岸特色” 吁建立共同價值

時間:2011-09-01 10: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 路梅)全國臺灣研究會31日在北京舉行“兩岸特色:理論建構與路徑探索”研討會,與會學者指出,兩岸特色是時代的特殊産物,應努力構建兩岸共同價值,擴大兩岸特色的認同,從而推動兩岸關係的長期和平發展。

  全國臺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指出,兩岸特色已具有一些比較鮮明的特徵。首先,兩岸特色的形成是以雙方的歷史連接與現實的默契為特殊背景的,“九二共識”與反對“臺獨”的政治默契是兩岸特色形成的基本條件。

  其次,兩岸特色充滿著中華文化的豐富思想內涵。三是在比例原則基礎上對兩岸相關事務進行特殊安排,大陸最大限度地爭取實現與臺灣優勢互補和互利雙贏。四是兩岸協商談判的主體具有特殊性,兩岸通過各自授權的民間團體——海協會與海基會協商談判,兩會協商的進程與成果也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晴雨錶。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李鵬表示,兩岸協商談判的最終目標是要服從和服務於兩岸關係發展的階段性和整體目標。就當前而言,就是要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格局和趨勢不被改變。兩岸協商談判也依然需要增進政治互信和加深民間了解。

  臺灣政治大學教授鄧中堅認為,兩岸關係的實質進展,是達成“九二共識”並以此為基礎採取和解的政策後取得的。近年來,通過各種溝通管道,兩岸逐步走向建立網路或社群的道路,而目前的重點是如何形成共同的理念、理想,進而有共用的認同。

  人民大學教授黃嘉樹指出,進入和平發展後的兩岸關係“亦敵亦友”。雙方都同意現在兩岸關係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都希望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同時,雙方也都清楚地知道兩岸之間存在了60年的結構性矛盾尚未解決,雙方的敵對狀態沒有結束,仍有“敵”的一面。

  他認為,面對這種複雜的“敵友兼具”的關係,雙方都不應再堅持用敵對的眼光看待對方,而要用更寬廣的胸襟和更遠大的目光,向對方展現誠意和善意。“擱置原有的敵意,不製造新的敵意,不可以尋找甚至誇大對方的敵意”。

  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辛旗呼籲,兩岸應共同珍惜維護兩岸和平發展的成果,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使兩岸和平發展保持正確的方向。

  周志懷説,兩岸特色的理論建構與路徑探索,重在塑造一種兩岸都可以接受的共同價值,使兩岸特色成為推動兩岸關係良性迴圈的新發展觀,成為指導兩岸平等協商與談判的新思維。

編輯:白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