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臺北5月6日電(記者 張承志 任沁沁田野)臺灣近年來觀光産業的熱絡發展,使當局和許多民眾看到了由此減少失業並帶動收入增加的希望,當局決定今後兩年投入2800億元(新台幣,下同)發展觀光産業,民間投資建旅館和購置旅遊大巴也有很高熱情。各方面的跡象都顯示,臺灣觀光業正在迎來發展的高潮。
多年來,臺灣薪資“僵固”,一邊是物價上漲,一邊是收入的長期徘徊甚至實質下降,使臺灣民眾抱怨連連,當局也由此承受了很大壓力。同時,由於臺灣嚴重依賴對外貿易支撐經濟,在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萎靡的情況下,臺灣製造業的産品如果在主要出口市場不能得到有效吸納,對就業和民眾收入的影響就會接踵而至,這是臺灣正在面臨的困局。
臺灣經濟已經連續5個月亮“藍燈”,這是經濟低迷的信號。2012年前4個月,臺灣産品出口負增長。研究機構和當局經濟主管部門已多次下調經濟預測指標。4月份發佈的經濟預測指標是年經濟增長率3.55%,較2011年的實際增長率4.04%減少0.49個百分點。
1999年以來,臺灣的平均薪資跌多漲少。1999年至2011年,臺灣的實質平均薪資徘徊在35000元至36000元之間(最新匯率1人民幣等於4.6356新台幣),近乎僵固。統計數據顯示,過去10年,臺灣薪資平均僅上漲4.7%。現在島內大學畢業生每月24000元的平均起薪,仍停留在20年前的水準。2011年3月,臺灣有47萬人失業。
臺灣在觀光業中看到希望。在兩岸和平發展的大環境下,數以百萬計大陸游客紛紛來到臺灣旅遊消費,它使這裡的人們看到了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打破薪資僵固,實現收入增長的可行途徑。
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近日在一次討論財經問題的會議上説,要改善所得、增加就業機會,必須依賴服務業,尤其是觀光業。服務業過去很重要的成果就是觀光,以2009年為例,經濟增長率負1.91%,為60年來最低,但同年來臺觀光人數逆勢成長14%,也因此減緩臺灣的失業現象。
馬英九説,臺灣觀光業目前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希望可以將來臺觀光人數從2011年的608萬增至2016年的1000萬。
雖然觀光産業只是整體經濟眾多産業當中的一個産業,但卻和商業、交通、飲食等行業有密切關聯。這些行業勞動密集,涉及人員眾多,從而影響面廣泛,而整個服務業在臺灣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在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