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理財高收益 機遇還是陷阱?

2013-07-03 09:38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林天泉

  6月份以來,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隔夜、7天、1月等品種利率連續數日超過5.00%,並屢創新高。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也隨之水漲船高,多家銀行近期紛紛推出超高年化預期收益率理財産品,有的産品預期收益率甚至超過10%。而6月以前,要想在銀行理財産品市場尋覓到5%以上的理財産品,並不是一件容易事。

  “銀行理財産品的投資對象以貨幣市場工具及債券為主,因此,由銀行間市場短期流動性突然緊張引發的貨幣市場資金利率上漲,進一步促使新發行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出現上升。”普益財富研究員曾韻佼説。

  國金證券理財顧問袁新宇表示,“6月末,銀行還有來自月末、季末、半年末考核時點的多重壓力,以及稅收集中上交,因而出現資金緊張,於是通過大量發行理財産品吸引資金,以達到‘存貸比’等指標的考核要求。”

  今年6月,當傳統因素遇上市場流動性緊張,一些銀行只得通過不斷上調理財産品收益率,打響“價格戰”,以期緩解自身的資金壓力。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財産品中心研究員王增武透露,從6月20日至月末,約有8300億元的理財産品要到期;7月份,約有1.23萬億元的産品到期。“在當前流動性已經很緊張的情況下,如果任由客戶贖回,銀行的資金無疑將更為緊缺,因此只能靠發行更多的理財産品募集其他客戶的錢來填補到期的空缺。”王增武説。

  據統計,上月最後一個工作日即6月28日,全國共有43款銀行理財産品發行,最高預期收益率為7%,管理期最長為12個月,其中保證收益的産品僅3隻,保本浮動的産品為6隻。當天,以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為主的國有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開始回歸正常,以招商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依然保持5%以上的預期收益率。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這種資金緊張的局面只是短期的,投資者如果有閒置資金,眼下應該是購買銀行理財産品的較好時機。但曾韻佼仍提醒投資者,“購買理財産品時,如果自身對資金的短期流動性要求不高,則應儘量購買期限較長的産品,在較長的時間段內鎖定高投資收益;品種選擇上,還是以投資于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的低風險産品為主。”

  那麼,投資這類理財産品的風險到底有多大?“短期來看沒有太大風險,因為各家銀行都在調整業務結構,理財市場會逐漸趨於穩定。”王增武説。

  袁新宇則表示,目前推出的這些短期高預期收益率理財産品,如果資金投向是同業拆借、協議存款、債券回購等方向,那麼,其收益還是有保障的。“但也要注意,國家有規定,此類産品是不保本的。”袁新宇強調説。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