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白領每年旅遊4次 金融類白領每次花銷9000元

2013-05-15 08:55     來源:四川新聞網     編輯:王偉

  四川新聞網記者13日獲悉,智聯招聘《2013年白領旅遊指數調研》報告新鮮出爐。該報告顯示:近8成職場人有過旅遊,其中1—3年工作年限白領平均旅遊2.85次,有3—5年工作白領平均旅遊3.5次,5年工作以上的白領平均4.2次。花銷最高的為金融行業的白領,他們的每人平均花銷每次最高達到9000元人民幣。

  近八成白領旅遊 外企白領次數最多

  此次調查顯示,近八成(77.95%)的職場人有過旅遊,其中,1—3年工作年限白領平均旅遊2.85次,有3—5年工作白領平均旅遊3.5次,5年工作以上的白領平均4.2次。

  據智聯招聘調研顯示,政府/事業單位組織過旅遊的比例最高,為66.6%,民企組織過旅遊比例最低,為38.8%。外企以及國企比例分別為48.3%,41.6%。從旅遊次數來看,民企平均旅遊2.5次,國企及事業單位平均旅遊3.3次,外企平均旅遊4.1次。 從性別來看,男性比女性更偏好旅遊。男性平均旅遊次數為4次,女性平均旅遊次數為3.2次。

  超五成白領旅遊花銷在5000元以內

  從旅遊花銷來看,超5成的職場人旅遊花銷集中在1000—5000元,其中,旅遊花銷在1001元—3000元佔比最高,為27.08%,其次是3001元—5000元,為24.24%。

  據智聯招聘調研顯示,白領職業不同在旅遊花銷上也呈現差異。金融類白領平均旅遊花費為9600元;市場行銷類白領旅遊花費平均4300元;電腦軟體類職業平均旅遊花銷為5100元;行政/財務/人力資源類白領為3000元。

  白領所在單位性質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白領在旅遊方面的花費。外企白領平均每次花費為4400元,遠遠超過國企和民企。民企員工平均每次旅遊花費為2000元,國企員工平均每次旅遊花費為2300元。 從本次調研的樣本來看,月薪高低與旅遊花銷不成正比。月薪為2000—5000元(稅後,含津貼,獎金)每次旅遊花費為1700元,月薪5000—8000元每次旅遊花費為2800元,8000—1000元白領每次旅遊花費為4500元,10000元以上職場人每次旅遊花費為4300元。

  旅遊為工作減壓 大多選擇周邊遊

  隨著工作和生活壓力不斷增加,職場進行旅遊的目的也越來越多元化。43.25%的職場人旅遊以休閒,娛樂為主,佔比最高。其次為擴大視野,釋放工作壓力。

  據智聯招聘調研顯示,普通員工旅遊目的偏好于擴大視野,該比例最高,為34.78%。基層管理者偏好于休閒享樂,比例為54.29%。中層管理者偏好于釋放工作壓力,比例最高,為39.15%,休閒享樂也是他們主要的旅遊目的,佔比38.97%。

  當被問及職場人的旅遊形式時,58.59%的職場人表示有過國內遠途多日遊的經歷,佔比最高,其次為居住地周邊遊,達52.53%。而選擇十分流行的國外遠途多日遊的職場人只有19.19%。從企業性質來看,外企白領偏向於選擇國外遠途多日遊,國企白領偏向於選擇居住地周邊遊,民企白領更喜歡國內遠途多日遊。外企相比國企和民企,更偏好于同家人(28.57%)和戀人一起出遊(27.16%)。 從工作年限來看,1—3工作年限的職場人旅遊以居住地周邊遊和國內多日遠途為主,比例為53%,3—5年工作的人以國內遠途多日遊為主,比例為51.5%,5年以上的職場人旅遊形式以國外遠途多日遊為主,比例為39%。

  超半數人難以敞開耍 旅遊時兼顧工作

  調查顯示,20.75%職場人處理工作時間為1—3小時雖然白領期待通過旅遊釋放工作壓力,但實際上,多數白領在旅遊時並不能完全放鬆。智聯招聘此次調查表明, 51%的職場人表示他們在旅遊期間還會開著手機和電腦工作,偶爾有工作要處理,無法全身心地陪伴家人和朋友度假,其中,男性職場人旅遊時工作的比例高於女性。 從職位上來看,管理層中近七成人在旅遊時要處理工作。其中,在外資企業工作的人中,旅遊時工作佔比最高,為64.1%。此外,智聯招聘此次調查還顯示,多數白領旅遊時處理工作的時間集中在1小時以內,為75.38%,而處理工作的時間為1—3小時的職場人為20.75%。

  現代都市白領處於高強度工作與壓力之下,不堪重負已經成為多數白領的真實寫照,通過旅遊釋放壓力已經成為白領休閒的流行方式。據此次調研顯示,旅遊為職場人解壓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關於旅行和工作, 44.88%的職場人認為旅行經歷會對工作有新的思考和規劃,38.58%的職場人認為旅行對工作有正向的積極作用。 智聯招聘建議職場人應儘量做到休息與工作的平衡,多通過旅遊等形式的戶外活動保持身心愉悅,以便於以更飽滿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旅遊規劃,比如一年拿出多少錢用於旅遊,計劃去哪些地方等,相信旅行可以讓白領的工作,生活更加充滿希望! (記者 杜成)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