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青睞買房成海外華人投資主要渠道

2013-04-20 08:0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李丹

  美國紐約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的電子顯示屏上顯示出“臉譜”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消息。資料圖片

  【原文回放】

  華人已經悄悄改變紐約東哈林區,投資買房帶動了房價。東哈林區是紐約曼哈頓的一部分,治安不佳、種族衝突,這些都曾經是它不太光彩的標簽。而今,遍佈全球的華人正在悄悄地改變著這裡。為了更大的房間、更便宜的價格,和許許多多的紐約客一樣,越來越多的華裔也在朝東哈林邁進。隨著大量新房屋的修建,大量中産階層及中上産階層家庭在過去的兩年間大量搬遷到這裡,也使東哈林成為2012年紐約房價增長幅度最大的區。由於新住戶的成批涌入、新房屋的大量建成銷售及房價的提升,過去兩三年裏,東哈林區人口結構也在發生著顯著的變化:大量白人家庭及不少亞裔家庭投資這裡。便利的交通,位於曼哈頓島上部,不管是前往中城還是下城華埠,通勤的時間不會超過半個小時。如果房屋鄰近五大道,步行前往中央公園更是咫尺之隔。 

  (美國《僑報》報道)

  日銀總裁黑田東彥在4月4日發表日本央行實施貨幣寬鬆政策的具體方案後,日本的金融市場就像被點燃的火箭,出現了飆升行情。經歷了20年通縮,特別是2008年“雷曼衝擊”以來一直萎靡不振的日本股市終於迎來了希望的曙光。無論這一輪市場行情是暫時的,還是階段性的,抑或是充滿後勁的,反正市場的氣氛已經發生了大逆轉。和日本的個人投資者一樣,許多在日華人在長時間的熊市中被壓制已久的股票和基金投資終於有了翻身的機會,也有的人沒有把握好時機,美元日元雙重受損,還有的人在“雷曼衝擊”受損太重,對匯市、股市望而生畏。就在日本央行宣佈大膽貨幣寬鬆措施後,股市狂升,散戶也瘋狂。有經歷過泡沫經濟時代的在日華人散戶也忍不住重出江湖入市,直言感覺就像“當年好日子重現”,有從未見過股市好景歲月的年輕華人散戶更形象地説,現在就連傻瓜入市也能贏錢。(日本《中文導報》報道)

  【記者手記】

  華人在海外重金出手買豪宅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但凡聽説華人買豪宅的新聞,只能感嘆,沒有最貴,只有更貴。美國華文媒體不久前報道説,一位華人投資客在美國攜帶40萬美元的現金找地産仲介人員購房。殊不知,美國相關規定要求房産買賣必須通過銀行匯款。房産仲介人員調侃説,從沒看到過這麼多美元現金。華人已經把買房作為投資理財的一個主要途徑。

  房子是不動産,看得見、摸得著,相比股票、基金、外匯更踏實。這是華人青睞買房的最主要原因。歐洲債務危機發生後,越來越多的華人買房,西班牙房地産商、銀行和房産仲介也瞄準了華人,大量招聘華人翻譯,並適時推出各種優惠措施,吸引華人投資者的眼球。“買房投資”是餡餅還是陷阱的疑問不時見諸媒體。有華人投資客在澳大利亞雪梨買了豪宅後訴苦説,麻煩多多。因為,業主每年要交房産稅和公寓管理費,如果忘記準時交納管理費,就要罰交違約金。更要命的是,澳大利亞對外資進入房地産市場有限制,規定外國人不可以買二手房,自己的房子以後只能賣給澳大利亞人。這樣的豪宅有什麼樣的升值空間呢?即使可以出售,澳大利亞的所得稅也很高。

  由於語言和生活背景的不同,華人理財途徑還比較單一。調查顯示,大多華人理財方式只有買股票和房産。有一對生活在美國多年的白領華人,夫婦倆一直在華爾街金融公司做程式員工作,工作簡單枯燥,但收入可觀,夫婦數年打拼後在新澤西州買下豪宅。現在,這對夫婦又把手頭的余錢轉戰股票市場,當周圍人佩服他們有勇氣在美國炒股時,夫婦異口同聲地回答,等錢賺夠了,再在新澤西州買豪宅,分租給中國留學生。轉了一圈,時間、空間都有變化,但又回到了買房上了。

  在歐美各國,銀行、保險公司、投資公司的投資産品很多,股票、基金、外匯、保險、黃金、期貨,但這些是很多華人不敢碰也不願意碰的。在美國紐約法拉盛唐人街,美國銀行都聘請華人僱員用中文給華人推銷理財産品,但大多華人興趣不大,因為專業知識不夠,不敢冒風險。很多華人還會嘟囔著那句老話:“買房子投資才踏實。”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