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的商業銀行來説,存款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去年6月,利率市場化改革重啟,存款利率打開浮動區間成為焦點。央行將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7倍之後,中小銀行迅速將存款利率“一浮到頂”,五家大型商業銀行則“步調一致”地上浮8%,維持了調息前的利率水準,一時間在存款利率市場上分化成了兩大陣營,對存款更加激烈的競爭也由此拉開。
半年多過去了,在存款市場上穩坐大半江山的五家大型銀行,面對激烈的競爭是否真像他們之前表現的那麼從容?在存款利率略處“下風”的情況下,是否又抵擋住了中小銀行的“衝擊”?
存款增速整體不錯 步調呈現明顯分化
3月底,五家大型銀行披露的2012年報數據顯示,去年以來利率市場化增加了銀行體系吸存壓力,但整體上看,五家大型商業銀行在負債業務端的成績依然優異。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末,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五家大型商業銀行客戶存款餘額分別達到136429.10億元、113430.79億元、108629.35億元、91739.95億元和37284.12億元。五家銀行中,工行、建行、農行、交行的存款增幅分別達到了11.3%、13.57%、12.9%、13.56%,僅中行一家存款增幅低於兩位數,為4.04%,在五家大型商業銀行中表現最弱。
客戶存款是銀行資金的主要來源。從對公存款和個人存款兩方面看,五家大型商業銀行的個人存款增速全部在10%以上,最高的超過了16%,表現搶眼;但在對公存款上,只有工行、建行、交行的存款增速超過了10%,農行為9.2%,中行只有1.12%,而從以往來看,對公存款恰恰是體現國有大銀行優勢的強項。
實際上,儘管五家大型商業銀行存款增速整體表現良好,但並非齊頭並進,在步調上出現了明顯的分化。
以中行為例,自2012年下半年開始,存款增速出現下滑,第三季度存款餘額環比甚至出現負增長。去年中行存款增幅僅為4.04%,2011年則為14.02%,下滑了近10個百分點。中行管理層前不久在業績發佈會上披露,2012年壓縮了高成本結構性存款4000億元。有券商分析認為,即便將其加回到年末存款餘額中,2012年該行全年存款同比增速也只有8.6%,依舊顯著慢于其他幾家商業銀行。
另外,面對同業競爭,媒體報道交行也已在廣東地區將部分客戶的二年、三年、五年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到頂。一位銀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從目前來看還僅是區域行為,不確定未來全國會不會跟進,但交行的存款壓力在五大行中也是比較高的,壓力較大。”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兼職教授趙慶明表示,五家大型商業銀行中,交行和中行在境內的網點明顯少於其他幾家銀行,這決定了存款客戶的差異性,從存款穩定性來看,中行、交行就相對較弱一點。所以利率市場化重啟後,這兩家銀行在網點覆蓋不及工行、建行、農行的情況下採取與他們一致的存款利率上浮策略,對其存款基礎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據披露,截至2012年年末,中行、交行存貸比分別為71.99%和72.71%,明顯高於其他三家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