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現象很有趣,如果以半年為單位,南京銀行在2011年至2012年上半年(去年年報尚未披露,暫無相關可比數據)的三個單位時間內,理財産品的發行規模呈現“高-低-低”的態勢,而其手續費收入卻呈現“低-高-高”的態勢。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南京銀行2011年中報、年報以及2012年中報(根據上交所安排,該行2012年年報預計將於今年4月26日公佈)並注意到:2011年上半年,南京銀行共發行理財産品27期,發行規模853.7億元,因理財業務而實現的中間業務收入共計約人民幣4258.33萬元(根據2012年數據以及同比增長幅度反向推算);2011年全年共發行“金梅花”、“珠聯璧合”、“創富”系列人民幣理財産品36款,發行量累計1277.88億元,實現中間業務産品銷售手續費收入1.18億元。由此可以計算,下半年南京銀行發行理財産品規模約為424.18億元,銷售手續費收入7541.66萬元;2012年上半年,共發行理財産品572.42億元,目前所有理財産品運作情況良好,配置資産産生的收益均能覆蓋理財産品成本,且無風險事件發生。因理財業務而實現的中間業務收入共計人民幣8687萬元,比2011年度同期增長104.26%。
由於理財産品手續費收入與理財産品資金規模高度正相關,因此本報記者將三個單位時間段的收入規模比進行了統計,結果發現:2011年上半年手續費收入費率為0.05%,2011年下半年手續費收入費率為0.17%,2012年上半年手續費收入費率為0.15%。也就是説,2011年下半年以來的手續費收入經歷了“低起點-激增-平穩”的過程。
當然,上述數據僅僅是代表南京銀行在各個時間段平均的手續費費率,此前,記者也曾注意到南京銀行的部分産品手續費費率超過1%。
以南京銀行“珠聯璧合(1207期保本9)”91天人民幣理財産品為例,該産品投資收益起始日為2012年10月30日,到期日為2013年1月29日。該産品無論對於普通客戶還是機構客戶,預期年化收益率都是3.9%。産品説明書顯示,該理財産品對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AAA級的企業債、中期票據、A-1級的短期融資券以及同業存款、回購、拆借等資産的投資比例不低於30%,AAA級以下的企業債、中期票據等資産的投資比例不高於70%。上述投資工具的年化收益率在3.5%-5.5%之間。該産品按募集本金餘額收取年化0.2%的銷售費;扣除銷售費後,若産品實際投資收益高於客戶認購産品收益,則超出部分歸銀行所有(以管理費的名義)。兌付公告顯示,上述理財産品最終的匹配資産為10江蘇SMECN1(投資比例為32%,票面利率為4.10%)和12新水電PPN001(投資比例為68%,票面利率為6.27%)。由此計算,資産配置的投資收益為5.575%。然而與南京銀行實際兌付的年化收益率3.9%相比較,有0.2%作為銷售費被扣除,其餘超過3.9%的部分(高達1.475%)則轉化成了管理費。也就是説,銀行合計收取的兩項手續費合計費用的系數為1.675%,與投資者最終收益的比值高達43%。
有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雖然並不了解南京銀行的具體情況,但絕大多數銀行確實不太可能每一期理財産品都能賺到1.675%的手續費,甚至部分高預期收益率産品存在不賺錢的可能。不過,在資産池的“掩護”下,銀行是可以對産品的實際收益率模糊處理的,由此也導致理財産品到期後再後端收費的管理費波動較大。
該人士提醒,南京銀行“珠聯璧合(1207期保本9)”91天人民幣理財産品的管理費之所以能比較高,與其預期收益率不足4%有關。
記者查詢發現,南京銀行近期在售的一款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産品——珠聯璧合1301期(12)91天A人民幣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可達4.75%(投資30萬元以上)。仔細對比可以發現,兩款産品的主要區別在於是否保本。由於銀行對於保本産品承擔了更高的風險,投資方向自然更趨於謹慎,因此設定的預期收益率也較低。因此,其由管理費帶來的手續費收入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