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熱錢!時隔三年,海外熱錢再度涌入香港,也再度成為香港與內地共同的“高熱”話題。
拜熱錢所賜,港元匯率近一段時期一路走強,持續貼近7.75港元兌1美元的強方兌換保證水準,迫使香港金融管理局半個月內十度出手,賣港元買美元,以穩定港元匯價,捍衛聯繫匯率制度。
面對熱錢洶洶來勢,香港金融官員及業界專家學者表示,資金凈流入港元還會持續,但相信本輪熱錢流入規模將遠遠不及2009年,而“熱錢將借道香港大舉進入內地”的説法亦不足信。不過,對於此輪熱錢帶來和可能帶來的影響與危害,香港和內地有關方面均應充分估計、積極防範,切不可掉以輕心。
新一輪熱錢湧來 金管局十度入市
10月20日下午5時許,香港金管局發佈的一則簡短新聞引起了香港幾乎所有媒體的高度關注:香港金管局當天在強方兌換保證水準買入6.03億美元,以維持港元匯率穩定。“三年沒有這樣的動作了!”各媒體敏感地意識到,這是金管局近三年來首度大手沽港元、買美元。香港與新一輪熱錢的較量就此拉開序幕。
香港金管局發言人當日表示,近日港元需求有所增加,是與歐洲市場略為回穩,美元偏弱,美息下降以致資金流入區內貨幣和股市有關,金管局會繼續密切留意市況發展,並按照貨幣發行局的運作機制,維持港元匯率穩定。
果然,其後連續多日,市況不見改觀,港元匯價持續逼近7.75港元兌1美元的強方兌換保證水準,金管局遂頻頻入市,半個月裏10次出手,有時甚至一天內不止一次入市。
香港金管局的最新一次出手,是于11月2日傍晚時分在亞洲交易時段“沽出港元、買入美元”,涉及資金50.38億港元。至此,自10月20日以來,香港金管局已十度向市場注入港元資金以穩定港元匯價,累計注資金額超過320億港元。11月6日,香港銀行體系戶口結余增至1808.68億港元。
香港自1983年10月起採取港元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制度。根據這個制度,港元匯率被允許在1美元兌7.75港元至7.85港元區間內波動。在聯繫匯率制度的架構內維持港元匯率穩定,是香港金管局的首要貨幣政策目標之一。
2005年5月,香港金管局推出三項優化聯繫匯率制度運作的措施,包括提供強方兌換保證和弱方兌換保證等。所謂“強方兌換保證”,是指港元匯率持續貼近7.75港元兌1美元的匯價時,香港金管局保證可以按聯繫匯率沽售港元,買入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金管局履行強方兌換保證的交易,並無上限,只要有美元資金凈流入,香港金管局便會向銀行體系注入相應數量的港元,以保持港元匯價在兌換保證的範圍內。
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表示,金管局入市干預港匯反映貨幣管理機制運作正常。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金管局以及銀行業都在密切關注熱錢涌入的情況。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緊盯香港四大銀行,即匯豐、中銀香港、渣打和恒生的港元交易盤運作,要求發現異常操作及時報告。
熱錢涌港原因多 美推量寬乃禍首
就“熱錢”話題,《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採訪了多位香港金融界人士。談及新一輪熱錢涌港原因時,他們普遍認為,個中原因有多個方面,難以備述。但以下幾點可以明確:其動因是熱錢的逐利本性。誘因是,其一,中國內地經濟築底回升跡象引發的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劇了跨境資本賭炒港元與美元脫鉤,其二,香港股市市盈率水準尚低,具有較大投資價值;根本原因則是美國推出的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Q E3),以及歐洲和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經濟體相繼推出各種貨幣寬鬆政策,使得全球流動性再次氾濫,這無疑是罪魁禍首。
9月 中 旬 , 美 國 聯 邦 儲 備 委 員 會 宣 布 推 出Q E 3,每月從機構手中購買400億美元物業抵押貸款支援證券,直至就業市場好轉為止。不過,美國Q E 3推出後最初一段時間,香港特區政府金融官員並未見到資金特別流入,直到10月20日紐約交易時段港元匯率突然升穿7 .75港元的強方保證兌換水準,他們馬上意識到“狼終於來了”。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發展規劃部經濟及政策研究主管謝國樑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推出Q E3觸發市場對美元貶值預期,導致資金由美元資産流向新興市場。他説,市場流動性本來就寬鬆,這次資金借Q E3釋放出來,使流動性更加氾濫,而中國經濟見底成為熱錢流向香港股市炒作中資股的理由。
從內地公佈的三季度經濟數據來看,雖然G D P增幅進一步下跌,但從月度看,9月份數據已開始反彈。謝國樑表示,從9月份數據判斷,內地經濟調整已經差不多見底,市場憧憬十八大後可能有進一步措施推動經濟發展。
謝國樑認為,目前港股市盈率仍然偏低,有向上炒的空間。“既有資金,又有實體經濟因素支援,還有市場炒作空間,三者結合起來,就導致熱錢流入香港。”
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司庫陳鏡沐也認同,資金流入港元資産與Q E3導致美元貶值,而包括港元在內的亞洲貨幣受追捧有關。同時,陳鏡沐認為,此輪熱錢涌入還與部分對衝基金賭炒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將做出改變有關,這些投機資金認為,港元兌美元匯價有向上調整的可能。此外,鋻於美元走弱,人民幣升值預期再次升溫而更具吸引力,有部分資金買入港元作為人民幣的替代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