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熱錢凈流出714億美元 經濟前景增加陰影

2012-08-01 15:42     來源:新華網     編輯:范樂

  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在國內外因素共同作用下,二季度境內的國際資本出現凈流出現象,流出資金達714億美元。

  這是繼去年四季度跨境資金髮生出境現象以來,熱錢外流在今年二季度的再次上演。分析人士認為,在歐債危機持續發酵的大背景下,一定時間範圍內的熱錢外流不可避免,小部分熱錢外流不會給經濟帶來劇烈衝擊,而長久來看,中國對跨境資金的吸引力依然強烈。

  外資主動撤離跡象尚不明顯

  根據外匯局最新數據,上半年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達203億美元。其中一季度順差超過500億美元,二季度逆差達714億美元,這意味著二季度我國出現了700多億美元熱錢凈流出現象。

  這並非是熱錢首次流出境內。根據外匯局的統計數據,就在去年四季度,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一改多年順差現象,出現了480億美元的逆差,資金外流話題亦成為當時市場關注的焦點。

  “長期以來,基於人民幣升值等因素,海外跨境資本持續流向境內,但這一現象在去年四季度有所改變,跨境資本的流動方向開始出現逆轉,並在今年二季度進一步加劇。”中國社科院世經所研究員張斌同時指出,由於當前國際經濟金融環境瞬息萬變,跨境資本的雙向波動現象加劇。數據顯示,隨著今年一季度國際市場環境的轉暖,國際資本曾一度回流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由2011年第四季度逆差480億美元轉為順差511億美元。

  與熱錢的流出相對應,上半年我國外匯佔款增長在個別月份出現了千億元的負增長現象,而持續增長的外匯儲備也在今年二季度罕見地減少。

  對於當前熱錢流出問題,外匯局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上半年我國確實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資本外流,但不等於外資大規模集中撤離,外資主動撤離的跡象尚不明顯。

  兩因素加速熱錢流出

  分析人士認為,二季度歐債危機再掀波瀾、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強等因素是當前部分熱錢出境背後的重要推手。

  “在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國際金融動蕩加劇的背景下,主要新興市場普遍出現資本外流、儲備減少、本幣貶值,我國跨境資本流動受到影響在所難免。”外匯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爆發之前,新興市場國家一度起著海外套利資金吸金石的作用,但危機之後,特別是今年二季度歐債危機明顯惡化以來,投資者避險情緒高漲,有部分資金從投資國回流至母國,引發資金流動的變化。”張斌指出。

  此外二季度人民幣貶值預期的增強也導致了一部分海外資金的回流。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長久以來,人民幣升值預期始終是熱錢入境套利的一大誘因,但如今隨著人民幣日益向均衡水準的靠近,甚至出現貶值趨勢,以至熱錢入境的推力有所趨弱,短期套利資金出現了快速撤離。

  就在上一週,我國外匯市場曾連續出現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跌破1%的罕見現象。一年期遠期市場貶值預期超過1%,香港離岸遠期貶值預期則高達1.5%,市場對於人民幣前景一度較為悲觀。

  熱錢流出影響幾何?

  熱錢的大進大出對一國經濟體的影響不言而喻。有專家表示,隨著歐債危機的跌宕起伏,全球風險偏好不斷變幻,新興市場經濟體國際資本流入與流出頻率加快,貨幣不斷經歷大幅升值與貶值,為其經濟發展前景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也有分析認為,在國際經濟和金融形勢複雜背景下,短期資金的小部分流出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現象,並且有利於國際收支的基本平衡。外匯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就表示,國際收支順差減少、外匯儲備增長放緩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方向,有利於保持我國國際收支的平衡。我國經濟增長相對較快、財政狀況良好、貨物貿易持續順差、外匯儲備規模雄厚,且外資主要是穩定性較高的直接投資而非波動性較大的證券投資,能夠承受跨境資本流動的衝擊。

  專家認為,經濟體間的資金流動,短期內受利率、匯率等因素的影響明顯,中長期則與一國的經濟發展前景密切相關。“長期來看,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基本面沒有發生根本改變,當前增速雖有所放緩,但與其他經濟體相比,對海外資金仍然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交通銀行金融分析師鄂永健指出。

  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熱錢的流出可能導致外匯佔款的減少,最終會對我國貨幣供給方式帶來深刻改變。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就認為,如果外匯佔款增量出現持續下降趨勢,為保證市場充裕流動性,央行將持續下調準備金率進行反向對衝。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