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商業銀行“中考”(半年度存貸比)暫告一段落,攬儲“衝時點”的任務也同時結束。銀行新發理財産品呈現“量價齊降”態勢,國有大銀行、股份制銀行並不急於推出新産品,只有城商行繼續保持上半年的高發行節奏,但新發産品的預期收益率開始回落,高收益産品數量減少。在降息以及資金面趨於寬鬆的大背景下,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率總體上將持續下降。那麼進入下半年,市民該如何進行理財規劃?
現象分析:
量價齊跌將在7月體現
65歲的李先生今年剛剛退休,目前除了每月約2000元退休金外,另有約30萬元的養老儲蓄金。由於日常開銷較小,他喜歡存一年期定存或購買3-6個月銀行理財産品,以增加一筆額外的收益。
“最近中短期理財産品的平均收益率下降很快,定存收益也不是很理想。不知道把這筆錢放哪?”隨著近期央行利息的下調以及理財産品收益跳水,李先生陷入了“理財盲區”。
理財産品收益率出現小幅下滑,也和近期銀行“中考”結束有關。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季末考核已過,未來的降息趨勢對理財産品的影響將陸續顯現,因此如果不是著急用錢,我們不推薦客戶購買期限過短的理財産品,持續下降的收益率很可能還不及定存划算”。
一位國有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進入7月後,存貸比考核壓力暫時放下,降息及利率市場化開始對銀行理財産品産生影響,加之央行上周重啟逆回購,向市場投放近2000億元的資金,市場資金價格回落。“銀行理財産品‘量價齊跌’的狀況將在7月份集中體現。”
投資提醒:
根據個人資金狀況來定
在目前的環境下,是否該選擇長期定存而放棄理財産品呢?民生銀行理財師劉經理告訴記者,為吸收存款,部分銀行“一浮到頂”,將存款利率上浮至1.1倍,而目前市面上年化收益率超過5.5%的理財産品仍然很少見。長期定存有可能比買理財産品划算,但最關鍵的還是要根據投資者自身資金的使用狀況來選擇。定存三年或五年,如提前支取,利息將按活期存款計算。
不僅如此,理財專家表示,家庭理財更要注重整體規劃,不必因此就提高家庭長期存款的比例。“畢竟存款只能作為基礎資産或是保障資産的一部分,且期限較長的定存本身也伴隨著流動性的損耗。若想提高整體理財收益水準,還需做更多的資産配置。目前,存款準備金和利率的走低已表明資金面寬鬆已是大勢所趨。股市、黃金等風險資産在經歷了上半年的大幅回調後,也正醞釀著新的投資機會。如果因為一味追求穩定收益而放棄獲得超額利潤的可能,從理財角度是失敗的策略。”(金陵晚報記者 金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