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提前還貸企業比往年多了15%到25%。好企業預期悲觀,不歡迎貸款,小企業缺錢銀行不敢貸
“扶持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基調未變,新增信貸仍在衝量,但焦慮的一方卻由中小企業變成了銀行———時下越來越多的銀行發現,他們感興趣的企業突然對貸款不感興趣了。
央行昨日發佈的二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指數表》顯示,各類企業的貸款需求指數均出現“斷崖式”下跌;多名銀行業人士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與政府項目、大企業項目比,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收縮更為厲害。
銀行家:好企業不歡迎貸款
央行昨日發佈《銀行家問卷調查指數表》,統計顯示,今年二季度貸款需求指數突然下跌:大型企業從一季度的62.4跌至57.1,中型企業從72.7跌至66.2,小型企業從81.8跌至76.3,環比上季度的跌幅分別為8.5%、9%和6.7%———這幾乎是2009年至今所錄得的最低值,且下降幅度之大很罕見。
這裡的“貸款需求指數”,是基於銀行家對未來的判斷;指數上行,意味著越來越多的銀行家認為相應貸款需求會上漲,或至少維持不變,反之亦然。
“今年提前償還貸款的企業,比往年多了15%到25%,新的貸款項目比以前少。”某國有大行中小企業信貸部副總對羊城晚報記者説,如今好企業並不歡迎貸款。原因則是當前週邊經濟不穩定,企業不敢擴展生産規模,且連原有的戰線都要縮減。“他們能不做的訂單都不接了,怕回款有風險。可能被拖欠,甚至變成壞賬。”記者採訪廣州多家銀行負責人,均得到類似答覆。
小企業資金渴求未解
一名股份制銀行信貸主管表示,自月初央行降息並擴大利率浮動區間,貸款利率折扣已非常普遍。“對優質客戶放貸,我們現在最低打到八五折。”他説,便宜貸款並沒有太好的“銷路”。
他認為原因還是銀行的審查機制。“不是説錢放在那裏沒人要,而是缺乏有效需求。所謂有效需求,就是客戶想借而又符合條件,銀行願意給;企業不夠資格,需求就是無效的。”
只不過,當前能通過審查的企業大都財務穩健規範,只求穩妥度過經濟寒冬,並不需要貸款;還有許多小微企業嗷嗷待哺,但銀行出於風險考慮不敢放款。
新增信貸多靠大項目
銀行家的悲觀預期,與5月金融統計數據形成明顯反差:5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14萬億,比上月多1775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增加7932億元,同比多增2416億元;5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90.00萬億元,同比增長13.2%。信貸的回升超出市場普遍預期,而且主要是中長期貸款佔比由4月的28%提高至34%,頗有“政策托底”的跡象。
申銀萬國分析師倪軍認為,新增信貸的增長主要來自政策性銀行,這類銀行一般發放中長期貸款———這也體現出在“穩增長”的背景下,政府主導的投資項目在發力。多名銀行業人士向羊城晚報證實,中小企業貸款需求下降比大企業更明顯。
至於為何央行統計看,大企業貸款需求跌幅更大(環比跌8.5%),有業內人士認為大項目的貸款集中于少數大行及政策性銀行,多數銀行仍出現需求下滑。
相關報道
訂單或回升 信心仍低沉
央行昨日公佈的二季度《企業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企業家對未來訂單的信心略有回升,但對宏觀經濟判斷“偏冷”,信心指數也再度下跌。
二季度的企業家國內訂單指數為50.2,比上季度輕微下降,出口訂單指數為48.8,比上季度回升了近兩個點。這顯示有更多企業家看好未來出口訂單。
另一方面,宏觀經濟熱度指數僅有37.3,是2010年四季度以來的最低值,且這期間數值一直下降。這反映企業家普遍認為當前宏觀經濟“偏冷”,與2009年二季度相倣;企業家信心或受此影響,低至67.5,比上期降低2.7,是2009年四季度至今最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