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基金分羹險資管理費 保險資管面臨大轉型

2012-06-07 16:15     來源:新華網     編輯:范樂

  證券、基金行業因為這幾年的日漸規範及快速發展,虜獲了保險資金的“芳心”。知情人士透露稱,近日,保監會資金運用部召集國內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高管閉門開會,會上透露出一個重要資訊:今後,將引入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非保險金融機構對保險資金進行資産管理。

  一家歡喜一家愁。此道閘門的放開,將給券商、基金帶來十分可觀的管理費收入,卻無疑給習慣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保險資産管理公司,帶來了無形的競爭壓力,轉型已是迫在眉睫。

  券商基金提前備戰

  儘管目前仍在初步徵求意見,各券商、基金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拉攏未來的“保險大客戶”。

  一家券商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就在會議結束後沒幾天,他們就已經將國內保險公司進行了一番梳理和分工。“我們將銷售前臺分成幾組,每組負責至少十家保險公司,目前已經在開始進行初步接洽。”

  由此帶來的可觀新增管理費,是他們急迫搶客戶的最大動力。儘管保險資金中的大部分投向固定收益,但保險業資産總額逐年攀升而帶來的可觀權益資金增量,仍然令券商、基金對於分羹險資資産管理業務這塊“蛋糕”期待不已。

  保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我國保險業資産總額逾6.3萬億元,按照保險資金投資權益資産25%的上限比例,則進行權益投資的保險資金上限可達到1.5萬多億元。

  信號已經釋放,細節仍需夯實。根據保監會的要求,各券商、基金需就具體參與方式提出建議,並儘快上呈至保監會。據多家券商、基金人士向本報透露,他們主要在準入資格、收費方式等具體環節上提出了建議。如,“證券公司從事受託資産管理業務的時間在一定年限以上,才可作為保險公司受託資産管理業務的委託對象;保險公司委託證券公司從事資産管理業務,可採用‘固定管理費+業績提成’的市場化收費方式等”。

  按照券商和基金的樂觀預計,相關細則有望在兩三個月後敲定,最快年底前,保險資金將可以專戶或定向形式分別將資金委託給基金、證券公司管理。在市場人士看來,引入競爭機制對於提高保險資金收益率、降低管理費率有著積極意義。

  保險資管面臨轉型

  在閘門開啟之前,保險資産管理公司一直是保險資金唯一的“管家”。券商、基金的加入,無疑將現有的十余家保險資産管理公司推向了競爭的“前臺”。僅以券商為例,截至2011年底,獲得受託資産管理業務資格,併發行集合資産管理産品的證券公司(證券資産管理公司)家數就已經達到了57家。

  這讓習慣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保險資産管理公司倍感壓力。與券商、基金所不同的是,目前保險資産管理公司的業務存在“單一性”和“被動性”的特點,即主要被動受託管理保險資金,第三方資産管理非常少。

  目前,保險資産管理公司主營業務包括打理集團內部資産,及受託管理中小險企的投資資産。受託業務常見形式為:替中小險企買股、買基金,或發行産品或債權計劃供中小險企認購。

  業內人士認為,券商、基金等加入到保險資金“管家”的行列,將有助於讓保險資産管理公司徹底摘掉“保險”的帽子,倒逼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資産管理公司,並向大型資管公司方向轉型。

  多家保險資産管理公司已經開始探索轉型之路。如,開拓企業年金投資管理業務、進行不動産和PE投資等。

  然而,真正實現大轉型,並非易事。一家保險資産管理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保險資産管理公司要發展第三方資産管理業務,還可能面臨證監會審批等門檻。此外,人才、經驗也是繞不過去的坎,練好內功、提升自身能力也迫在眉睫。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