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緩解 基金看好信用債産品

2012-04-12 10:47     來源:重慶晚報     編輯:范樂

  年初以來,債券市場總體表現出齊頭並進,多點開花的景象。截至3月31日,中債財富指數一舉刷新前期高點。面對不斷走牛的債市,富國新天鋒擬任基金經理趙恒毅認為,資金面會維持一個相對略顯寬鬆的水準,信用債處於一個比較“舒服”的投資狀態。

  “相對於2011年,貨幣政策已經有相對較大的放鬆,流動性出現了很大緩解,這增加了債券發行人融資的便利性,有利於降低信用風險。”趙恒毅指出,“在宏觀經濟層面,儘管目前處於觸底的過程,未來往上走的概率依然較大。”

  數據顯示,相較利率産品,信用産品近期表現大幅領先。截至3月30日,今年以來,在上交所上市的06贛投債以11.09%的漲幅領跑企業債,09萬業債以7.61%的漲幅笑傲公司債;而06魯能債漲幅以5.25%的漲幅領跑深交所企業債,09泛海債以7.67%的漲幅笑傲深交所公司債。而隨著寬鬆的貨幣政策效果逐步體現,經濟基本面趨於好轉,企業盈利狀況改善,信用利差也會有所下降。對於存量信用債而言,利差空間的縮小對於債券價格也構成相應利好。

  同時,通脹的緩釋也給貨幣政策的“鬆綁”騰出了空間。趙恒毅認為,三月份CPI同比上漲3.6%,主要是由於菜價大幅上漲所致,不具有可持續性。這對信用債投資而言,同樣比較有利。趙恒毅表示,信用債投資操作上,以獲取票息收益為主,達到時間換空間的效果;同時,結合回購交易力爭更高的超額收益,或者通過回購的不斷滾動來套取信用債收益率和資金成本的利差,進一步增厚基金收益。以國內首只封閉式債券基金富國天豐為例,在三年封閉期內,實現了約30%的收益,而且連續32次分紅,每10份基金份額累計分紅2.875元。金融時報

  機構去年下半年增持偏股型基金

  海通證券統計顯示,貨幣市場基金方面,截至2011年12月31日,機構和個人各持有老貨幣市場基金的比例為55.89%和44.11%,貨幣型基金總份額較年中增加了148.01%,機構及個人投資者均大幅增持貨幣市場基金份額。

  偏股型基金在2011年全線虧損,個人投資者撤退的腳步也在持續。令市場意外的是,去年下半年期間機構卻在悄悄增持偏股類基金。數據顯示,建信恒久價值是機構增持最為多的基金,去年下半年機構持有的份額從16.5億份增加至70.41億元,增持53.9億份。機構持有比例也從36.96%上升到去年年底的68.57%。易方達深100ETF的機構持有比例略微下降,但持有份額仍增加了近50億份。國泰金鼎價值混合、寶盈泛沿海增長、匯添富價值精選股票等偏股型基金也都獲得了機構增持。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