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出境遊又將拉開一年大幕,高峰漸近。
出門旅遊,攜帶大量現金不僅要受當地海關限制,而且還有安全隱患,多帶幾張銀行卡是最佳選擇。那麼,在境外消費時怎麼使用銀行卡更划算?是許多愛旅遊人士共同關心的話題。日前,記者就此問題請教省城銀行業多位專家,就境外刷卡的種種門道,為您支招。
去哪個國家就刷哪個國家的幣種
在哪個國家刷什麼樣的銀行卡最划算?
對此,光大銀行太原分行理財師畢竟的概括非常精煉:去哪個國家就刷那個國家的幣種是最划算的,“去加拿大就用加元卡、去英國就用英鎊卡、去歐洲大陸用歐元卡,否則,遊客就必須為中間的貨幣兌換而承擔費用。但是事實上,現在除了中國銀行會有一些特別的小幣種卡,比如英鎊卡外,其餘絕大多數銀行卡都只有支援人民幣和美元的雙幣卡。所以,辦理外幣的借記卡並不現實,那麼就建議大家在境外消費時使用信用卡。”
目前,我省大部分市民持有的信用卡為銀聯、VISA、MASTER。其中,單標識銀聯卡是境內銀行發行的,一般以“62”開頭,在境外消費時只能在有“銀聯”標識的商戶刷卡消費,但消費或取現時可以完全節省貨幣轉換費。
畢竟介紹,除了當地幣種的卡片外,“銀聯卡”是次划算的卡片。現在,包括中國香港、澳門及韓國、日本、泰國、60多個華人旅遊熱門國家以及地區都布設了“銀聯”交易網路。遊客在境外刷卡時如果看到“銀聯”,消費金額會根據銀聯公佈的匯率折合成人民幣計入信用卡的人民幣賬戶,不會額外産生貨幣轉換費,也方便大家回國後直接用人民幣還款。
受銀聯網路覆蓋的局限,歐美大部分地區都無法使用銀聯卡,在這些區域只能使用“VISA”標識的卡片,此類卡以“4”字開頭,在非美元地區發生境外消費時,將自動從VISA美元賬戶進行結算,“結算時,要進行兩次購匯。通常,購匯次數越多,消費者承擔的匯差也越多,損失的金額也就相應增加。”
如果持有“銀聯”和“VISA”聯名雙幣卡,又沒有該國家貨幣卡的情況下,一定要提醒收銀員,儘量走銀聯網路結算,以節省費用。
非美元區消費刷銀聯卡最方便
不同的卡片在境外消費時兌換外匯規則不同,由此可能産生“一次刷卡收取兩次兌換費”的情形。
遊客如果在非人民幣也非美元的國家或地區旅遊,刷卡消費時要格外注意了,因為在當地消費存在幣種兩次轉換的問題,即先將當地貨幣轉換成美元或人民幣才可以入賬。若通過VISA、萬事達等外卡線路刷卡,所消費的當地貨幣會默認為美元賬戶,先要把這個國家的貨幣換算成美元,換匯時收取消費金額的1%—2%的手續費,回國後再用人民幣還款。這兩次換匯,遊客不僅要承擔匯率波動的風險,還要承擔換匯的手續費。
在美元地區旅遊,使用銀聯、VISA、MASTER等國際信用卡刷卡消費時,究竟該使用人民幣賬戶還是美元賬戶?這要視匯率而定。
如果在當地需要消費1000美元,當時匯率為6.3,用人民幣賬戶消費,只折算一次匯率,劃掉人民幣賬戶6300元;如果劃掉美元賬戶1000美元,而回國後還款日的匯率變為6.6,則需多還300元人民幣;如回國後匯率為6.1,則可少還200元人民幣。因此,在美元地區消費,兌換的風險在於匯率。
銀行理財人員提醒,在非人民幣也非美元的地區消費,要想避免承擔高額費用的風險,可以用銀聯標識卡省去這些麻煩,直接將當地貨幣折算成人民幣,不加收換匯手續費,“走銀聯網路的通道,不管在哪個國家刷卡消費,最後出現的都是人民幣帳單,外幣和人民幣直接轉換,節省貨幣兌換費用。回國後直接用人民幣還款即可。”
遊客出境遊儘量不要境外取現
境外消費時,直接支付現金會不會比刷卡更省錢?許多遊客對此心存疑慮。
興業銀行理財師介紹,國際信用卡的匯率結算都是以國際信用卡組織購匯的匯率為基準,比個人購匯所用的匯率更優惠,因此,刷卡消費比個人購匯再支付更省錢。
此外,使用信用卡消費,離境時的退稅會直接打到信用卡賬戶上,比用現金消費後的退稅手續更為簡捷。“退稅的幣種為刷卡時使用的貨幣,回國後再使用這筆錢的話,必須轉換成人民幣,這一過程將産生1%—2%的貨幣轉換費。”興業銀行理財師説。
遊客在境外旅遊,通常還會遇到需要在當地取現的情況,這時就會産生取現手續費和利息。
通常,遊客所持的雙幣信用卡可以在境外任何一台有銀聯、VISA、MASTER等標識的ATM機上取出當地貨幣。取現時,銀行會收取當地貨幣兌換成美元的匯兌手續費、取現手續費、利息。取現手續費一般為每筆金額的3%,利息按每天萬分之五收取。當日累計提現金額不得超過1000美元或等值貨幣。
“境外取現時,如果使用銀聯信用卡,而不是VISA、MASTER信用卡,則可以省下一筆匯兌手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