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服務收費明碼標價亮相 提高滿意度需內涵發展

2012-04-05 09:06     來源:新華網     編輯:范樂

  根據銀監會的要求,銀行機構4月1日要對服務收費進行明碼標價。記者1日調查發現,新的收費項目價格表大多已裝訂成冊放置在銀行大廳內,一些收費項目和標準也進行了調整,但異地取款等項目收費高仍引起消費者不滿。專家認為,擴大中間業務,不能只靠收費實現,應從拓展服務內容和提升品質角度實現內涵發展。

  銀行公示服務收費價格 部分標準調整

  根據銀監會1月發佈的《關於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範經營的通知》及相關要求,4月1日前,銀行機構對實行政府指導價的服務收費應公佈收費價目名錄和相關依據,實行市場調節價的收費項目,應在每次制定或調整價格前向社會公示,充分徵詢消費者意見後納入收費價格目錄並上網公佈。

  1日上午,記者走進建設銀行位於濟南市市中區的一處營業廳,抬頭就看見迎門的窗口上貼著一張告示,提醒辦理業務的客戶可到營業廳的大堂經理處查詢具體服務收費標準。在大堂經理櫃檯上,一份多達25頁的收費價格目錄被固定在桌上。

  在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齊魯銀行等多家銀行的營業廳裏,記者也看到了相關服務收費價格目錄。由於銀行收費項目較多,多家銀行工作人員表示無法全部張貼在顯眼處,只能裝訂成冊供人們翻閱。

  記者採訪了解到,多家銀行在此次明碼標價中對部分收費項目進行了調整。民生銀行此前宣佈從3月28日起免收賬戶資訊即時通服務費,包括個人(借記卡、存摺)和對公客戶。工商銀行在個人賬戶挂失手續費、浦發銀行在ATM取款手續費等方面都有所下調。

  收費項目繁多標準不一

  雖然多家銀行都公示了服務收費價格目錄,但突然間看到這麼多收費項目也讓一些銀行客戶感到驚訝。記者走訪了多家銀行營業廳發現,不僅收費項目多少不一,並且一些具體收費項目的標準也不一樣,甚至相差很大。

  以異地ATM取款手續費為例,中國銀行同行異地取款手續費最高10元,異地異行取款手續費最高14元;中國農業銀行同行異地手續費按照取款額1%收取,最低為1元,異地異行取款手續費在取款金額1%的基礎上再加4元;齊魯銀行同行異地取款按照每筆兩元收取手續費,異地跨行按照取款金額的5‰外加2元收取,最低每筆3元。

  銀行手機短信服務費也存在差異。建設銀行按照每戶每季度3元收取,中國農業銀行按照每月2元收取,而光大銀行則表示,目前免費但今後如果收費再另行通知。此外,在借記卡、信用卡挂失、存款證明、資金流水等方面各個銀行的收費標準都有所不同,有的甚至相差幾倍。

  對於這種差別,市中區一建設銀行的客戶經理張女士説,銀行服務收費分為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兩類,因此在市場調節價的收費中,各行會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價,從而産生差異。

  記者採訪中,一些市民對調整後的銀行收費仍有一些不滿意的地方。在山東臨沂工作的趙偉説,公司總部在濟南,工資卡也是濟南農業銀行的,但取款往往在臨沂,所以月工資4000元就得花掉手續費40元,一年下來就500元。“為什麼都是一個銀行的,同省異地收費還那麼貴?”

  提升形象還需中間業務“內涵發展”

  銀行業暴露出來的亂收費、收費標準不透明等問題,受到消費者的詬病,影響了銀行業的社會形象。上市公司的年報顯示,我國銀行業的手續費等中間業務在快速增長,2011年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的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9.4%、49%、18.7%。

  總體來看,雖然收費項目繁多,但我國銀行業的中間業務收入所佔銀行收入的比重仍然較低。據銀監會數據,2011年我國銀行非利息收入僅為14.9%。而國外發達國家的水準普遍在50%左右。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李鐵崗説,我國銀行業中間業務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在於其服務水準、層次相對較低,國外銀行的中間業務主要以諮詢、理財、設計融資整體方案為主,而我國以收取手續費、短信費等手段盈利。

  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説,商業銀行轉型要落實到中間業務多樣化、新形式、高效率的服務上來。只有在中間業務上“內涵發展”,才能提高銀行收入水準。既可減輕儲戶負擔,又可提升銀行形象。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