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再現攬儲大戰 理財品收益重回5%以上

2012-03-30 10:07     來源:重慶晨報     編輯:范樂

  又到季度末,銀行間再現攬儲大戰;理財師提醒,這只是估計的年化預期收益率,到期時或有差異

  今年以來,喜歡購買銀行理財産品的市民發現,多款理財産品的收益率都下調了。究其原因,在於2月底央行正式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下調後釋放資金4000億元回流至銀行間市場,就在下調存準率之前,央行也通過大量的逆回購釋放了部分資金至銀行間市場,市場的資金寬裕,作為銀行攬儲利器的理財産品自然而然收益就下降了。不過,臨近一季度末,記者發現銀行攬儲大戰再起,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再次全部上揚。

  銀行再現攬儲大戰

  “本行最新理財産品發售,期限一個月,年化收益率5.03%,額度有限,預購從速。”昨日,家住渝中區臨華村的劉先生接到了這樣一條短信。而就在半個月前,同一家銀行發給他的另一款一個月期限的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剛剛4%出頭。

  臨近3月末,又是一季度末,正是銀行存貸比考時間,原本已經偃旗息鼓的攬儲大戰又起烽煙,而理財産品作為攬儲的一大法寶,再次出招。“理財産品都有一個發行期限,這期間打入賬戶購買的資金會被凍結,並記為活期。這也是為什麼銀行都要提高理財産品收益攬儲的原因。”一位股份制銀行CFP持證理財師告訴記者。

  事實上,今年以來,理財産品的收益率一直走下降通道。據最新統計,以今年一月至三月為三個時間段,其中一個月期限的人民幣理財産品,1月平均年收益率4.99%,2月為4.82%,3月則為4.3%;三個月期限的人民幣理財産品,1月平均年收益率5.29%,2月為5.09%,3月則為5.06%;六個月期限的人民幣理財産品,1月平均年收益率5.56%,2月為5.43%,3月則為5.32%。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呈現出逐月下滑的態勢,且平均下滑了至少0.2%,其中短期理財産品下跌的最為明顯。

  而在最近一兩天,發行的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統統回歸5%以上。銀行對相互之間挖存款的現象也開始嚴防死守。

  “前幾天一家城商行説動我買他們一款理財産品,收益比較高。我的資金都在另外一家股份制銀行,於是他們就派了個客戶經理陪我到那家銀行取款。我進去取款,他在外面等我。哪曉得被人認出來,兩個人在門口大打一架。”家住南坪四小區的陳女士説道這件事情就哭笑不得。

  不宜迷信預期收益

  不過,理財師告訴記者,市民不要過分迷信預期收益。

  “預期收益率只是銀行對理財産品收益的估值,其準確度不僅與銀行的專業性和對市場的研究能力有關,而且與銀行的社會責任感有關,其並不代表銀行理財産品的到期收益率。”

  記者了解到,對於投資比較激進的銀行理財産品,如結構性産品,投資于股票、基金的理財産品,銀行主要是靠歷史行情數據和自身對行情的預測測算預期收益率,由於標的市場或掛鉤標的市場行情很可能與銀行預測不一致,故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與到期收益率有一定差別,有時甚至差別很大。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