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2009年二季度“五桶金” 8家機構看好銀行

2009-03-31 09:05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肖燕

  醫藥 一線優質股最安全

  7 家看好機構:申銀萬國、方正證券、國信證券、天相投股、浙商證券、東海證券、華泰證券等

  看好理由:醫藥價格改革框架初步形成,政府對藥價政策已有共識。

  醫藥價格機制改革,對麻藥、一類精神藥品和中藥飲片較為有利:藥品價格由政府“管控”,實行中央和省兩級管理體制;藥品價格綜合考慮社會平均成本、供求、創新和合利潤等因素;藥品價格實行統一定價與單獨定價相結合製度。1、藥品方面:①政府藥品定價範圍——臨床使用量較大的處方藥都納入政府定價,政府定價品種增加。②“放開”部分藥品定價權——基本藥物目錄國家制定零售指導價;基本藥物目錄中的中藥飲片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定價;麻藥和一類精神藥品可能實行政府指導價,從而可能推動該類藥品價格上漲;③藥品加成政策由順價加價改為等額加價或差別加價——高價藥和低價藥醫院都加價同等金額,遏制醫院開出高價藥。2、醫療服務價格方面:①適當提高醫療技術服務價格;②醫療服務分級定價,各地可根據醫生級別、服務品質和市場需求差別價格;③醫用耗材會和藥品一樣,實施限制加成政策。

  藥價政策,優勝劣汰,醫藥行業洗牌漸行漸近:降低價格偏高的藥品零售價格,適當提高臨床必需的廉價藥品價格,創新藥品從優定價,總體而言大規模系統性降價的可能不大,出廠價過低的藥品將會面臨價格虛高從而降價的風險。未來新上市藥品定價原則:1、創新性藥企將從優定價;2、首倣藥可以按照略低於原研藥或依據其合理成本定價;3、其後再仿製上市的藥品價格,按照首倣藥品的一定比例降低定價;4、對過度仿製品種實行上市後“從低定價”,現已上市的單獨定價藥品如果市場競爭充分,要限期過渡並逐步縮小价差。

  近階段世界制藥業接連發生並購,主要有四起:輝瑞制藥收購競爭對手惠氏、默沙東收購先靈葆雅、羅氏收購基因泰克和雅培收購眼力健。收購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通過並購獲得新産品從而維持穩定的業績、彌補藥品專利行將失效造成的銷售損失;二是並購獲得研發平臺,從傳統化學制藥逐漸轉向生物技術制藥這一新興領域;三是並購可完善産品線,實現資源整合以降低成本。

  操作策略:隨著08年報和09年一季報的陸續出爐,優質股由於業績表現符合預期,加上在不確定的大環境的情況下,優質股的成長最為確定;而二三線股由於前期充滿了“美好的預期”,未來如果能兌現,則可能進一步上漲,但如果不能實現,則無法維持目前的高估值。因此在配置方面,還是看好行業中業績穩定的一、二線股票。個股可關注:雙鶴藥業、恒瑞醫藥、上實醫藥、浙江醫藥、海正藥業、華海藥業、天藥股份、新和成、科華生物、達安基因、華蘭生物、雙鷺藥業、、天康生物、、天壇生物、通化東寶、雲南白藥、東阿阿膠、三九醫藥、獨一味、沃華醫藥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