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投資有望進臺灣 陸資進臺的四大陣地

2008-06-17 10:13     來源:理財週刊     編輯:胡珊珊
  2008年,對中國而言是不尋常的一年。從宏觀經濟層面上看,一方面,在全球流動性氾濫的大環境下,中國正面臨著嚴峻的通脹壓力,另一方面,年初的雪災和5.12汶川大地震又為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蒙上了陰影。從微觀的投資理財層面上看,去年衝上6000點的股市如今已被腰斬,而連漲多年的樓市也迎來了漫長的調整週期,未來漲跌難卜。顯然,在實際利率依然為負的環境下,今年國內的投資市場不容樂觀。

  許多人在投資的世界中迷失了方向……就在此時,海峽彼岸的臺灣發生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變化:3月22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出爐,國民黨籍候選人馬英九、蕭萬長以220萬張選票的壓倒性優勢勝出。5月20日,馬英九正式接任臺灣地區領導人職位,並立即著手展開對大陸開放臺灣觀光和投資的工作,尤其是要兌現“大選”承諾,趕在7月實現大陸臺商的週末包機直航。

  緊接著,5月26日,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率團來大陸進行了一場“雨過天晴之旅”,並與中共胡錦濤總書記進行了會談,再次表達了國民黨堅持反對“臺獨”、認同“九二共識”、主張加速發展兩岸關係的立場和政策。而新任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也在6月12日開始與大陸海協會復談,就兩岸週末包機以及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等事宜達成了相關協議。同一天,臺灣地區指定銀行允許辦理人民幣的定點兌換最高限額為2萬元人民幣。初期規劃為單向人民幣兌換新台幣,但在資源穩定的情況下可以進行雙向買賣。

  當前臺灣迅速發生的這一系列積極變化,使我們對兩岸關係的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期盼,更使我們堅信,臺灣的大門正在逐漸向我們敞開——敞開的不僅是觀光旅遊的大門,更是投資理財的大門!

  陸資進臺 大勢所趨

  由於過去8年,臺灣的民進黨當局一直推行“鎖島政策”,因此在海峽兩岸經貿往來,尤其是在投資領域中,一直呈現只有臺商到大陸投資而陸商不能赴臺投資的不對稱局面,造成資本的單向流動。而島內資本大量外流又直接導致島內投資相對不足,進而影響臺灣經濟的健康發展,以至民不聊生,民怨四起。此次選舉,國民黨就是以主打“經濟牌”戰勝了依然執迷于“獨統牌”的民進黨。而要激活臺灣經濟,就必須開放大陸對臺灣的投資。從這個意義上講,大陸企業和個人赴臺投資將是一種不可回避甚至是不可阻攔的趨勢!

  如今,臺灣政治生態與兩岸關係格局已出現重大變化,臺海緊張局面迅速消除,在馬英九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施政理念下,島內外企業與投資者對臺灣經濟前景轉趨樂觀,在臺投資信心增強,相信島內很快將出現一股新的投資熱,這對處境不佳的臺灣經濟無疑是個好徵兆,有助於臺灣經濟的復蘇。

  不過,受兩岸關係的敏感性與島內政治的複雜性影響,馬英九的新執政團隊在開放“陸資進臺”問題上仍將非常謹慎,在總體傾向開放的原則下,會事先進行政策規劃、風險評估、法律修改,然後再採取小幅度、小範圍的逐漸式開放。因此赴臺觀光旅行團將很有可能在下半年迅速成行,而赴臺投資則可能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