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 推進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拓寬直接融資渠道
中國人民銀行9日發佈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目前物價形勢基本穩定,但對不確定因素仍需密切關注。對下一階段的物價形勢還不可盲目樂觀,要注意預先防範通脹風險,前瞻性引導、穩定好通脹預期。
報告指出,第一季度GDP環比增速有所放緩,運作總體平穩,大宗商品和生産資料價格相對穩定,都有利於物價走穩。但一些不穩定因素仍需高度關注。一是服務業、農産品價格有趨勢性上漲壓力,資源性産品和一些管制型價格在逐步理順,都增加了物價上行的潛在壓力。二是在經濟潛在增速階段性趨降的大背景下,物價的需求彈性上升,總需求回升及宏觀刺激政策更容易導致物價上漲。前期房價出現一輪上漲,也可能傳導並加大其他關聯領域的成本壓力。此外,受氣候等因素影響,農業穩定生産仍面臨一些不確定因素。而前一段時期消費物價回落,也與鋪張浪費活動受到抑制及疫病傳播等特殊因素有關。
對於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報告提出,將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政策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統籌考慮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把握好貨幣政策調控的重點、力度和節奏,維持貨幣環境的穩定,保持價格總水準基本穩定。
報告強調,將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把好流動性總閘門,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繼續根據國際收支和流動性供需形勢,合理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及其他創新流動性管理工具組合,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適度,引導市場利率平穩運作。
報告指出,要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繼續推進債券市場發展,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對於未來經濟形勢,報告指出,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面臨的發展環境依然複雜,既有有利於經濟穩定增長的因素,也面臨不少制約和挑戰,但總體看支援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基本面並未發生根本變化,人力資本、基礎設施、工業生産和配套能力都有較大提升,工業化、城鎮化空間還很廣闊,在宏觀政策和經濟結構調整改革措施的助推下,仍將保持平穩發展的基本態勢。
報告認為,當前經濟運作中仍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一些“老問題”仍比較突出。主要是經濟平穩運作的基礎還不穩固,內生增長動力仍待增強。在出口、房地産等既有增長引擎動力有所減弱的情況下,投資在很大程度上仍依靠基礎設施和國有投資推動。部分企業負債和杠桿水準有所上升,一些地方平臺融資渠道更加複雜。資源環境承載較重,約束增強。主要發達經濟體超寬鬆貨幣政策加碼,日本推出前所未有的寬鬆貨幣政策,部分央行繼續降息,全球資本流動仍將呈現規模巨大、方向多變的特徵,溢出效應增大,外部資金流入增多助推了國內信用的順週期擴張,增加了金融宏觀調控的難度。需要進一步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改革步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品質,在諸如形成新型城鎮化的融資機制、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支援機制、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加強環境保護的激勵機制等方面採取有效措施,形成新的可持續增長點,增強經濟內生增長的動力和活力。
此外,報告提出,要繼續規範推進理財業務。一是收益與風險相匹配;二是加強表外理財産品風險管理;三是完善資訊披露制度,對理財産品發行、存續和到期等過程中涉及的資金投向、風險評級、客戶收益等資訊,銀行需要及時、準確、完整地進行披露,提高産品透明度;四是完善相關法律制度,明確權責;五是加強投資者教育。 □本報記者 任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