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定期延長穩“軍心”
今年10月末、11月初,創業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所持股份將因三年限售期滿而獲得上市流通資格,創業板大股東持股解禁大幕由此拉開。首批創業板公司的大股東、實際控制人所持限售股解禁高峰被個別人士解讀為創業板減持套現洪峰的來臨,加劇了市場擔憂。
在創業板“大非”解禁時限臨近之時,不少上市公司大股東紛紛表態暫不減持所持股份。27日,32家創業板公司發佈公告稱大股東主動延長股份鎖定期,共涉及27.83億股。據深交所數據顯示,2012年底以前共有36家創業板公司限售股解禁,實際可流通股股份9.47億股。
據接近交易所的人士分析,32家創業板公司大股東主動延長股份鎖定期,意味著10月底創業板公司“大非”減持力度將低於市場預期,傳言中的“解禁高峰”將隨著鎖定期的延長而推遲。
實際上,創業板限售股解禁時點也成為創業板公司股東是否立即減持套現的分歧點。據數據統計,自創業板成立以來,有178家公司的重要股東曾在二級市場進行減持;同時有43家公司股東在二級市場進行增持。
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上市公司“減持熱潮”一直沒有降溫。二級市場上進行減持的178家公司累計減持數量為8.9億股,以減持均價或減持當日收盤價為基準計算,套現金額約合184.1億元。某創業板公司高管透露,由於高溢價發行的創業板股票具備一定的財富管理效應,的確會有一些創業板公司大股東選擇解禁後轉讓。
“集體承諾”並非特效藥
按照32家創業板公司承諾的大股東限售股最新鎖定期來看,各家公司“大非”解禁潮時點被順延兩個月至1年不等。
創業板解禁壓力有所緩解被業內人士認為將穩定市場情緒,驅散恐慌氣氛。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此次創業板公司集體承諾可以保持市場供求平衡,減少創業板公司股票的供應,在目前市況下對投資者信心的提振和市場的運作都是有利的。不過,他也認為,股份鎖定延長的集體承諾並非是創業板市場“特效藥”,解禁股的壓力延緩從根本上仍難救市。
“延長鎖定期,對市場而言僅僅只是情緒的觸動,並不能真正改變減持意願及市場供求。”東北證券分析師杜長春認為,延長鎖定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真正解禁流通的股票數量及市值對市場的影響,短期看對市場或許是利好因素,但解禁潮最終仍會到來,創業板大股東的集體承諾只是將短期解禁的風險延後,最終的解禁大潮仍會到來。
恒泰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此次30多家創業板公司集體公告調整限售期的主因在於巨量的解禁壓力。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2013年創業板每月平均解禁市值約169億左右,2012年每月平均解禁市值約112億左右,2012年11月解禁市值是平時的4.24倍。解禁市值給本已疲弱的市場造成較大心理壓力。
不過,也有券商分析師認為,30余家上市公司集體延長鎖定期不排除受到監管層的“指導”。對此,27日宣佈延長大股東限售股股份鎖定期限的華測檢測公司董秘陳碩表示,公司三年來在創業板市場融資機制下獲得良好發展,大股東在目前市場信心不足的情況下發佈承諾公告,是源於對公司未來的信心。
公司成長價值待發掘
實際上,不少券商認為,市場對於創業板解禁一事反應過於敏感,某種程度上高估了創業板解禁壓力,將解禁潮直接解讀為減持潮。
華泰證券認為,按照歷史經驗,當10月底創業板解禁高峰期過後,創業板大股東解禁的負面效應逐步消退,解禁公司的股價或將修復。與此同時,當前市場給予創業板估值最終體現的是對成長性的預期,解禁本身並不影響基本面。
創業板公司大股東自願延長鎖定期,從側面反映了公司高層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充滿信心。從32家創業板公司發佈的公告看,大部分公司實際控制人或股東對限售股持有計劃的內容非常相似,或承諾在2012年年內不減持其所持創業板上市公司股份,或表示將延長股份鎖定期。
在一家創業板公司承諾公告中,其控股股東及部分創始人表示,為明確市場預期,表達對公司長期發展的信心,承諾其所持限售股的90%在解禁期之後追加限售一年。
大股東限售股解禁期限為明年的中青寶實際控制人李瑞傑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從公司成立開始至今沒有任何減持計劃。
“10%以內的減持行為可以理解,但多數公司高管在解禁之後仍會繼續持有,畢竟公司還需要發展。”大股東限售股解禁期限為明年的創業板公司匯川技術董秘宋軍恩認為,儘管一些人將創業板當作“吸金通道”,但大部分創業板公司高管如果對企業發展未來比較看好,即便解禁也不會馬上全部減持套現。創業板市場機制的確為公司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資通道,也為企業提供了發展動力,如果盲目減持套現,對整個市場的發展不利。另外,新股發行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宋軍恩認為,新股發行“三高”使解禁時限問題成為影響市場波動的重要因素。在股價下跌過程中,不應忽略創業板公司本身的成長價值。
“應用嚴格的發行條件和上市條件來穩定市場發行價格,以此來解決解禁潮問題。”李大霄説。
此外,一些機構投資者開始從創業板解禁洪峰中挖掘投資機會。大摩華鑫基金認為,解禁的壓力可能會使部分創業板個股承壓,但具有持續成長能力的個股可能會出現較好的加倉時機。
32家創業板公司27日發佈公告表示,大股東承諾延長所持限售股鎖定期,讓市場對“減持潮”憂慮大大緩解。業內人士認為,部分創業板公司三年來發展乏善可陳使其估值逐漸降低,一些創業板公司高管和原始股東減持意願依然強烈,解禁潮的警報暫時還不能解除。部分創業板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真正存在投資價值的創業板公司未來市場表現並不會因為解禁壓力而受到過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