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金融“十二五”《規劃》三大亮點

2012-09-18 10:34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王君飛

  《規劃》明確了“十二五”時期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重點任務,為下階段金融改革發展指明瞭方向。對此,專家表示,《規劃》的及時出臺,不僅有利於深化對未來金融改革的認識,更勾勒出貨幣政策的新框架。

  見習記者陳蘭君子日前,由國務院審批,人民銀行會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共同編制的《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佈。《規劃》闡明瞭國家在“十二五”時期推動金融業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政策導向,明確了“十二五”時期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重點任務,對完善金融體制機制、促進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談及《規劃》的意義,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時出臺《規劃》,深化了對未來金融改革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在“十一五”時期,我國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國民收入穩步增加,經濟結構轉型加快,既為金融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也加大了對多樣化金融服務的需求,我國多元化金融機構體系和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進入“十二五”以來,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金融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貨幣金融政策的國際協調難度增大,金融宏觀調控面臨更嚴峻的挑戰。為此,及時主動地適應環境變化,準確把握金融業發展趨勢,有效化解風險,開創金融發展和改革的新局面尤為重要。

  接受採訪的專家認為,《規劃》體現出三大亮點。第一個亮點就是強調了金融改革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張燕生認為,“金融改革是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關鍵環節和領域,對中國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有重大支撐作用”。張燕生表示,實體經濟在穩定發展同時也為金融的進一步深化改革、防範風險起著重要作用。

  目前,我國實體經濟增長趨緩,“空心化”現象引人關注。中國企業聯合會日前發佈的《2012中國500強發展報告》中顯示,272家製造業企業的營收總和佔比42.7%,但利潤卻僅佔25.04%,創下近5年來製造業利潤佔比最大降幅,實體經濟“空心化”再次引起多方關注,而金融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實體經濟的有力支撐。《規劃》強調了實體經濟正在出現的變化可能對金融改革發展的影響,如要素成本上升、人口老齡化,對中小企業和農業的金融服務薄弱等,指出確保資金投向實體經濟,抑制社會資本脫實向虛、以錢炒錢,防止出現産業“空心化”現象是金融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

  張燕生認為,《規劃》將有助於金融植根于實體經濟,有助於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有效地防範金融風險。

  第二個亮點就是勾勒出了未來貨幣政策新框架的輪廓。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本報記者分析,此次《規劃》將經濟發展最終目標“從物價穩定與增長並重轉為關注更廣泛意義上的價格穩定”,突出了物價總水準基本穩定的目標,並提出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管理通脹預期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關係,在繼續關注貨幣供應量、新增貸款等傳統中間目標的同時,發揮社會融資規模在貨幣政策制定中的參考作用。

  這其中包括三層涵義,魯政委分析,一是最終目標的變化。目前的目標側重於增長同物價兩者間的平衡。

  而這次最終目標的界定,從短期來看,未來物價穩定的重要性要比增長更重要;長期來看,要借助價格的穩定來實現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更廣泛的價格不僅是CPI,也不能僅通過CPI的穩定來證明經濟的穩定;不僅要看商品和服務價格,還要關注資産價格。二是仲介目標的變化,從貸款和M2轉為對社會融資總量的關注。三是政策工具的變化,“由數量工具為主轉為價格工具為主”以及要建立公開市場引導貨幣市場的能力。

  第三個亮點是描繪了未來金融改革的主要內容。魯政委説,《規劃》明確地提出了支援銀行綜合化經營和基於市場化導向的創新。此外,關於利率市場化的路徑,通過放開替代性金融産品價格來完成;明確了資本項目開放路徑;在直接投資、證券投資、信貸等方面,《規劃》都給出了明晰的説明。(記者 陳蘭君子)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