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新政“第二季”

2012-05-03 09:57     來源:新京報     編輯:王偉

  四天推出四條“新政”,從4月27日起,證監會的動作讓人目不暇接。

  據證監會人士透露,每一項文件背後都是當天落實當天發佈。

  從郭樹清履新至今半年,證監會出臺的政策幾乎等於外界過去幾年所知悉證券市場新政的總和。

  履新之初推出了分紅新政、創業板退市制度、引入長期投資者等措施後,現在郭樹清拿出了新政的“第二季”。

  4月27日下午,中國證監會在網站上刊登了一則降低期貨交易所手續費的消息,但新聞稿的最後一句稱“有關降低股票交易費用,減少股票交易成本的事宜,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和審核之中”。

  看好市場的資深從業人士,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敏銳地看出,這將是一個利好的信號。

  出乎投資者意料的是,這僅僅是拉開了五一小長假期間證監會密集政策的序幕。

  密集政策針對制度

  學者型官員郭樹清在證券期貨監管會議上的發言中屢屢提及淡化行政審批,堅持市場優先的原則。這也成為現時證監會諸多政策堅持的原則。

  在隨後的數天時間內,證監會首先公佈了新股發行改革徵求意見後的版本,徵求意見後的新股發行改革相關措施正式落地;緊接著滬深交易所發佈主機板和中小板退市徵求意見稿,將完善退市制度從創業板推向全市場。

  在4月的最後一天,證監會在4月27日提出的降低股票交易成本得到落實,滬深交易所降低了經手費,中國登記結算公司降低了股票交易的過戶費。

  李大霄笑稱,有了這次經驗,國慶長假大部分分析員可能要準備加班了。

  證監會人士事後透露,這並非是事先擬好了文件,每一項文件背後都是當天落實當天發佈。

  這些密集政策,其重點和邏輯明顯。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新股發行改革落地,在審批放鬆的同時,把控新股的關口更為嚴格;而在市場的另一端,退市制度將A股的“垃圾”清除出市場。兩者都為保證A股市場的有效運作,而降低交易費用則是意圖使市場運作的效率提升,成本下降。

  而更早之前出臺的政策,其脈絡現在亦明晰。包括提出上市公司明確分紅規劃,暫時性的限制新股炒作等。

  郭樹清上任初期,曾有數度出席論壇不談資本市場,去年12月初,郭樹清稱“剛剛從間接融資領域轉崗到直接融資戰線,對資本市場並沒有多少成熟的想法”,但在隨後的證券期貨監管會議發言中,郭樹清的思路已經清晰。

  國家體改委出身的學者型官員,郭樹清在當時的發言中屢屢提及淡化行政審批,堅持市場優先的原則。

  在這一邏輯之下,發行制度改革則以資訊披露為中心,弱化行政審批,強化資本約束、市場約束和誠信約束。

  縱觀證監會新政,其中並無要加深行政措施的意圖。在一度遭市場誤解的“強制分紅”政策上,證監會僅是要求上市公司明確分紅規劃,以期將來在上市公司分類管理中起到作用,並無直接干涉上市公司分紅政策的意圖。

  而在發行制度改革上,證監會的著力點仍然是完善資訊披露和市場約束。比如此次新股發行改革諸多措施中,有一條“發行價格市盈率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5%情形下,發行人需要補充披露資訊的內容及程式”。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曾表示,這一舉措的目的不在於管制價格,而是強化資訊披露和風險揭示,讓投資者有更多的時間分析、消化資訊,理性投資。

  這意味著,這一看似嚴厲的措施,並非價格上的管制,而僅是強化資訊披露的觸發點。

  新政“高速運轉”

  與此前外界得知的一項舉措要醞釀、籌備、試點等諸多耗時繁久的印象不同,從郭樹清履新到如今僅半年時間,證監會出臺的政策幾乎等於外界過去幾年所知悉的數量。

  證監會密集出臺政策後,有投資者結合此前政策和郭樹清的各種表態,驚呼這“真是好大的一盤棋”。

  7年前,前任證監會主席也是在五一期間(五一前夕)宣佈啟動“好大一盤棋”,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在五一期間啟動。

  7年後郭樹清的改革能否也推動一波牛市?

  雖然從程度上看,目前的改革都是在原來的制度上修補,但從證監會推進的速度看,與尚福林時代低調和謹慎迥異。

  郭樹清曾提倡藍籌股投資價值,隨後不久明確分紅的新規迅速出臺,在此之後完善退市制度從創業板擴展到全部A股。市場人士驚呼郭提及藍籌股價值並非一句空話。

  在全國證券監管會議上郭樹清亦提及資本市場對於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三農服務不夠,緊接著今年推進中小企業高收益債的消息就在兩會前傳出,並指出將在今年上半年推出。

  而到五一節前,中小企業高收益債方案已經在報批程式之中。

  此外,新三板、國債期貨、轉融通等業務也箭在弦上,隨時有可能完善推出。

  與此前外界得知的一項舉措要醞釀、籌備、試點等諸多耗時繁久的印象不同,從郭樹清履新到如今僅半年時間,證監會出臺的政策幾乎等於外界過去幾年所知悉證券市場新政的總和。

  與推出速度相應的是,證監會徵詢市場意見的頻率也不斷提高。除郵件、傳真等方式外,證監會及證券業協會各類座談會頻繁舉行,郭樹清亦分別在杭州和廣州與券商營業部的普通投資者交流。此外證監會副主席莊心一也親自到上海和深圳調研。

  市傳“王亞偉郭樹清談銀行股”的段子,也出在證監會密集調研的情況之下。

  在市場人士看來,A股在股權分置改革之後,心腹之患已去其一,但沉疴未盡,一輪牛熊的起起落落也未能改善A股的問題。李大霄認為,投資者向融資者貢獻利潤的陋習並沒有被改變。

  華安基金人士在評論退市制度時也指出,新方案在法律上使得退市制度與上市制度幾乎處於同等地位,這是一種強化與專門化;同時也體現了郭樹清新政中對扭轉A股市場從重視融資向重視投資和回報的一貫思想。

  證監會此時高調疾進,正為改變A股一二級市場失衡、投資者結構和治理結構等問題帶來曙光。

  當新政遭遇誤解

  在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重新回答投資藍籌股和低收入者不宜入市的問題時,知情人士亦透露,這一答記者問公佈之前,曾經郭樹清之手親自增刪改定。

  市場對證監會新政越是關注過甚,其中的誤解也越發增多。

  郭樹清上任之初在多個公開場合提到價值投資理念和對中小投資者的保護,但與其“對內幕交易零容忍”以及引入長期投資者、市場化發行改革等獲得無數正面反響的言論相比,前兩者得到的不儘是正面解讀。

  比如藍籌股投資被認為不適宜的“薦股”,鼓勵上市公司建立分紅機制被誤讀為“強制分紅”,“低收入群體不宜投資股市”則被市場認為是歧視低收入群體。

  但實際上這些觀點一部分被曲解,另一部分則應置入當下語境中理解。

  證監會主席助理朱從玖後來談到這一問題時説,“前些天郭主席(郭樹清)只是説不太倡導低收入者進入股市,市場就有很多批評的聲音,一方面我們看到很多不具備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虧了錢,但怎麼不傷害投資者感情,又能將風險隔離開來,這是一個費思量的事情。”

  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在4月份答記者問時談過這兩個問題,其中稱“引導一般投資者主要投資于績優大盤股,如同我們倡議低收入群體選擇低風險的投資工具一樣,都是我們逐步建立起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倡導投資藍籌股本質上是倡導理性投資、價值投資理念。”

  而對於“低收入者不宜投資股市”,則是引導普通投資者投入與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相稱的産品和領域,沒有強制性,是監管部門從警示風險的角度善意地提醒投資者、保護投資者。

  知情人士亦透露,這一答記者問公佈之前,曾經郭樹清之手親自增刪改定。

  此外,媒體報道郭樹清一句“IPO能不能不審”,也引發了市場對股票發行審批制的批判。但郭樹清原意可能並非如此。

  據稱郭樹清在內部會議中也談到美國式的監管,其中並非沒有上市審批的過程,只是監管機構在其中不做價值判斷。

  一些長期參與證券市場建議和顧問的學者也有類似的看法,比如華生教授就撰長文剖析A股的失衡和問題的癥結,並指出應先將再融資發行市場化、重新設計退市與資産重組制度、再將審批制轉變為高門檻的“披露制”。

  此外,兩會期間,滬深交易所開始對於新股盤中實施限制,也遭遇不少批評的聲音。

  A股改革的方向很多市場人士都能預見得到,但中國股市的問題應從特有的“此岸”出發,才能到達“彼岸”。

  比如,華生和朱從玖都曾提到,在A股市場上的獨特交易結構,85%的交易是個人投資者貢獻的,這樣的交易額左右了價格;而二級市場的價格特徵必然傳導到一級市場上來。華生提及,新股越發越高,就是對這樣一個結構的反映。而朱從玖提出二級市場沒有理順,一級市場也難有改善。

  證監會從近年來陸續推行的新措施,在退市和發行上同時發力,其路徑也與華生所提及的有相似之處。

  在發行制度改革這一點上,朱從玖此前亦透露,證監會關注了媒體和市場上的各種建議和意見,這些意見和建議為監管層提供了思路。他説,很多問題不只是涉及發行環節,還涉及其他基本制度。

  ■ 市場聲音

  交易費用下降利好全部投資者

  大成基金昨日指出,管理層陸續出臺有利於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對整個市場制度的完善都具有里程碑意義,對股市長期形成利好。節後第一天股指“開門紅”説明市場給予一系列政策以正面解讀,

  其中,A股交易費用的降低基本覆蓋了所有股市的參與者,對於吸引長期資金入市,活躍股市交易將起到積極作用。

  逾七成基金看多後市

  眾祿基金研究中心對基金公司多空調查的數據顯示(本次觀點採樣日期截至5月2日),基金公司看多勢力劇增,佔比為72%,看空佔比為22%,看平佔比僅為6%,多空比為3.27:1。

  從考察的基金公司來看,看多方以銀華基金為代表,認為政策維穩方面的舉措積極,建議大膽做多,提升倉位與組合的進攻性和彈性;看空方以上投摩根基金為代表,認為二季度上半期或仍有調整需要。

  今年以來,眾祿基金對基金公司進行了17次“對後市看法”的調查,看多佔上風的有15次。

  【解讀1】

  A股“劣幣”被逐或可期待

  五一假期期間,除降低股票交易費用外,最受市場關注的措施是新股發行改革制度出臺和退市制度徵求意見,其中退市制度從創業板推廣至主機板和中小板。

  受退市制度的影響,昨日滬指漲1.76%的同時,超過40隻ST類個股跌停。此前創業板退市制度發佈後,市場做出了迅速反應,4月23日創業板指數大幅下跌,並且在上周其餘指數保持平穩的情況下錄得6%的周跌幅,退市制度的威懾力十分顯著。

  垃圾股與重組題材遭遇冰凍

  重組股曾經是A股市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對重組股的炒作往往能夠造成股價短期內飆升。這種炒作文化與散戶投資者居多的市場環境不無關係。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人士指出,從制度上看,遲遲不能理順的退市制度對炒作風氣的形成有相當關鍵的作用。過去從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出發點對上市公司提供過多的保護,人為使得虧損企業、績差企業擁有殼價值,給予投資資金炒作牟利的空間,從長期的角度看反而是損害投資者利益的。

  此前A股市場上重組、借殼都是最熱門的炒作題材,諸多內幕交易案件的發生也是源自借殼等行為。炒股“聽消息”一度是散戶和部分機構的常用手法。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亦指出,退市制度的完善,將給績優股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過去投資者普遍青睞成長股、重組股,因為這些股票能夠在短時間帶來可觀的收益,投資藍籌雖然能夠獲得不錯的股息收入,但相比起來賺錢效應不明顯。隨著市場制度的日趨完善,投資者行為更為理性,價值投資的理念也會找到合適的土壤,績優藍籌股能夠得到更多的認同,績優股的春天也就可能到來了。

  大成基金人士也指出,從各項政策的引導趨勢來看,中長期市場結構性分化可能會更為明顯。

  這種結構的分化,可能將體現在各類股票的估值差異上,未來藍籌股和成長股之間的估值差距可能縮小。

  華安基金人士則認為,在退市制度中引入市場指標,如成交量、股價等,代表著新的意義和方向。

  華安基金認為,其背後的邏輯是,無論是上市公司的資訊披露還是第三方的報告,如果資本市場不予認同並用腳投票,則上市公司直接被判死刑。二級市場投資者第一次真正實現了用腳投票PK上市公司大股東舉手投票的勝利。無論是股價的持續低於面值或是交易量的持續低迷導致的邊緣化,都是二級市場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用腳投票的勝利。

  短期內可能出現退市公司

  按照滬深交易所公佈的退市方案看,A股有不少公司將觸及退市或暫停上市線。

  以“凈資産為負”這一條看,年報披露完畢後A股目前有35家公司凈資産為負數。這些公司主要是*ST中華A在內的ST、*ST類公司。

  此外,在“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這一項上,目前從最近一年的數據看,A股有18家公司2011年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

  此外也有媒體統計顯示,有31家ST類公司連續三年凈資産為負。

  【解讀2】

  新股流通量增大與散戶直接相關

  證監會在4月28日晚間公佈了《關於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自發佈之日起實施,這意味著新一輪的新股改革措施落地。

  在這一次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中,有三大亮點值得投資者關注。

  25%強制披露規則

  證監會此次在新股發行改革的意見中指出,“根據詢價結果確定的發行價格市盈率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5%的(採用其他方法定價的比照執行)”發行人因此要增加資訊披露的內容,增強風險揭示。

  這是強化資訊披露的一個措施,證監會相關負責人指出,這是給市場參與各方一定時間去冷靜和思考,重新審視新股發行定價的合理性。經過冷靜判斷或重新詢價,市場各方仍然可以選擇相對較高的發行價格。

  這一條款只管資訊披露,不管價格。此外,由於二級行業的市盈率是一個參考指標,證監會也允許用其他方法作為定價的比照,因此後續還會有關於這一政策細則出臺,指導發行人採取何種方式。

  這也意味著,此前承銷商包攬估值環節分析的局面也將改變,一個公司價值如何將有參考指標,如果高過平均水準一定幅度,發行人要做出充分説明。

  引入存量發行

  此次證監會在新股發行改革中提出“推動部分老股向網下機構投資者轉讓”。證監會認為,在境外成熟市場都有老股轉讓這一機制,我國經過股權分置改革,也具備了推動老股轉讓的制度基礎。

  證監會指出,推出老股轉讓措施,一是考慮增加新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數量,緩解單只股票上市時可交易份額偏少的狀況;二是推動老股東轉讓股票可以對買方報高價形成約束,進一步促進買、賣雙方充分博弈;三是緩解股票上市後,老股集中解禁對二級市場的影響。目的都是促進新股合理定價。

  不過為降低老股轉讓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證監會也對老股存量發售的門檻、數量和資金鎖定等方面進行了約束,避免為私募股權基金套現等行為留下漏洞。

  此外有人曾建議在股票破發時應由原股東贖回老股,但這一明顯違背市場規律的建議沒有被證監會採納。

  網下發售不再限售

  對於打新投資者來説,最值得注意的應該是首日流通量的變化。此次機構在網下獲得配售的股票將不再設置3個月的限售期,也就是説,機構首日可以參與拋售。

  證監會指出這是為了提高新股的流通性。如果中小投資者按照目前的方式繼續哄抬新股價格,極有可能出現首日機構將手中持有的股票全部拋售給散戶的可能。

  此外新方案還要求在新股發售中,50%以上的份額應發售給參與網下配售的機構,只有在出現中簽率懸殊的情況下才可回撥,這意味著散戶未來在新股首日價格上的話語權將被扭轉,新股首日價格暴漲的情況可能得到改善。

  證監會亦指出,未來將由交易所定期公佈各類投資者買賣新股的損益,參與新股的投資者應關注。(記者 吳敏)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