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稅後利潤同比漲四成 利息佔66.2%

2012-04-25 08:50     來源:新京報     編輯:范樂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銀行暴利問題”是不少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但之後不少銀行行長均否認“銀行暴利説”。銀行到底有沒有“暴利”也成了“一樁公案”。

  銀監會昨日公佈了《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2011年報》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稅後利潤1.25萬億元,同比增長39.3%。而利息收入依然是銀行利潤增長的主要來源。

  扭轉粗放型管理方式

  銀監會在《2011年報》中稱,銀行業利潤增長主要源於以信貸為主的生息資産規模的增長,以及銀行經營效率提高使得成本收入比下降,信用風險控制較好從而不良水準較低,此外利差基本穩定也是利潤增長的因素之一。

  報告顯示,去年銀行業收入中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利息凈收入、投資收益、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其中,利息凈收入佔全部收入的66.2%。在各銀行分類中,去年大型商業銀行稅後利潤6646.6億元,佔銀行業利潤總額的53%;股份制商業銀行及城市商業銀行利潤也都突破1000億元。商業銀行稅後利潤總額1.04萬億元,同比增長36.3%。不過,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排名墊底的城市信用社稅後利潤僅0.2億元。

  數據還顯示,截至去年年底,390家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水準全部超過8%的監管紅線。銀監會表示,今年該部門將扭轉以規模指標和利潤數量作為主要考核指標的粗放管理方式。

  銀行到底有沒有“暴利”?

  事實上,對於“銀行暴利”的問題自今年初以來便始終是公眾熱議的話題。

  此前,民生銀行行長洪崎曾感嘆:“銀行業利潤太高了,我們都不好意思公佈。”

  之後各大銀行2011年年報陸續公佈,數據顯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及中國銀行四大行去年凈賺6301.67億元,平均日賺17.26億元,盈利規模較上年增長約兩成。

  但面對如此亮麗的成績,各家銀行卻異口同聲否認銀行存在暴利,認為從凈資産收益率(ROE)來看,銀行和其他行業比仍處於較低位置。

  建行行長龐秀生表示,雖然利潤超出了大家的想像,但是銀行不存在暴利。建行去年每天利潤4.6億元反映的是企業規模大小,和利潤薄厚無關。農行行長張雲則表示,銀行業利潤增長主要還是因為經濟快速增長和銀行業務快速發展,特別是2010年貸款投放總量較大,使銀行獲得了較大的發展機會。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今年“兩會”期間也表示,用“暴利”形容銀行業盈利水準恐怕有些過分,銀行業系統今年可能還面臨著資本金不足的問題。

  學者稱暴利説帶有公眾情緒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則撰文指出,所謂“暴利”説帶有一定感情色彩,即公眾對存款負利率、對壟斷、對服務的不滿,而非一個簡單的數量界定。

  按ROE(即投資一元錢能純賺多少)來計算,2004-2010年,中國銀行業ROE在15%-20%之間,遠高於老百姓一直詬病的石油、煙草等壟斷行業。一個行業的ROE較長時間遠高於社會平均利潤率,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存在資本流動的障礙,或是技術壁壘,或是行政壁壘;二是價格管制,且管制定價偏高。

  - 放大鏡

  五大行利息收入1.3萬億

  與銀監會發佈的年報數據互相印證的是“工農中建交”五大行2011年所取得的驕人業績,而其亮麗成績單也都歸因于兩大因素:一是由於央行加息導致的利差收入增加,一是手續費收入大幅增長。

  由於我國實行一定的存貸款利率管制政策,因此銀行的利差相當於是一種“政策紅利”,也被戲稱為“靠天吃飯”。據2011年年報顯示,“工農中建交”這五大行凈利息收入總計1.31萬億,其中五大行中利差最大的是農業銀行,為2.73%,凈利息收入最多的無疑是規模最大的工商銀行,2011年其凈利息收入為3627.64億元,建行為3045.72億元。

  目前關於銀行收費備受詬病,從年報看,銀行的手續費收入增速甚至高過業績增速。從2011年年報看,五大行的手續費收入同比增幅均超過30%,手續費收入規模最大的是工行,其2011年手續費收入1090.77億元,增幅也高達39.8%。而增幅最大的是農行,2011年其手續費收入增幅為49.04%。 新京報記者 蘇曼麗

  - 其他熱點

  今年嚴防平臺貸風險

  在昨日的報告中,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去年銀監會有序推進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清理規範工作,風險積累勢頭基本得到控制。但嚴防平臺貸款風險仍是今年銀行業監管重點。據此前審計署數據顯示,中國地方融資平臺將在2012年迎來首輪償債高峰。

  報告表示,2011年銀監會明確提出“降舊控新”的工作目標,重點推動風險控制和緩釋,通過紮實推進平臺貸款還款方式整改,以及建立平臺貸款“名單制”管理系統和總行集中審批制度等措施,使得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積累勢頭基本得到控制。

  銀監會表示,2012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監管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遵循“政策不變、深化整改、審慎退出、重在增信”的原則,堅持審慎監管,嚴守風險底線。

  此前審計署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年底,中國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共10.72萬億人民幣。從償債年度看,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別有17.17%、11.37%和9.28%的平臺貸到期。這意味著,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將從今年開始迎來首次償債高峰。

  此前也曾有報道稱,銀監會日前已下發關於加強今年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監管的徵求意見,要求各銀行與各融資平臺共同制定詳細的還款方案,化解相關風險。

  去年房貸風險有所下降

  銀監會在報告中還表示,2011年該部門通過嚴格風險管控政策要求、加強行業信貸集中度管理以及嚴密監測相關風險等措施,嚴格實施房地産貸款差別化監管,使房地産貸款風險水準不斷下降。

  數據顯示,2011年底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4279億元,比年初減少57億元,不良貸款率0.96%,同比下降0.17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産業不良貸款餘額353.2億元,不良貸款率0.97%。

  銀監會表示,由於目前我國銀行業抗風險能力較強,房地産市場波動對銀行業損益和資本的影響總體仍在可控範圍內。今年銀監會還將繼續健全和完善差別化信貸政策,加強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信貸支援。改進和加強房地産貸款風險排查、壓力測試和“名單制”管理,加強對土地違規抵押重點機構、重點地區的檢查和督促整改力度。

  但銀監會前主席劉明康上周曾警告稱,隨著樓價的回落,房地産企業資金緊張的問題將浮出水面,房産企業貸款的風險也將會隨之上升,這一情況在下半年會較為嚴重。德勤也發佈報告表示,今年銀行可能面臨房地産及相關行業貸款的違約事件。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