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高利貸會否導致“中國式的次貸危機”

2011-09-27 06:48     來源:人民網     編輯:王思羽

  銀行充當二傳手

  據了解,民間借貸參與者眾,甚至有銀行資金也充當了民間拆借的“二傳手”。著名財經評論員葉檀也證實了這一點,她指出,“9月份前半個月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存款比8月末大幅減少。從我們掌握的數據和一些案例來看,確實有相當資金流向了民間金融市場,以及從民間金融市場流向了高利貸企業,流向了投融資公司。”

  有分析認為,錢是從銀行流入民間借貸,資金鏈條慢慢越拉越長,而借錢的企業經營出現情況無法償還,最終會對銀行産生衝擊,牽連的經濟體也會越來越多,從而發生所謂“中國式的次貸危機”。

  “如果國家再不‘出手’,肯定會出現次貸危機。”據袁鋼明瞭解,有些大企業利用優勢以低息從銀行貸款,然後加價轉給別的企業進行投機。那些企業因為借貸利息高,會用錢進行高風險投資,如房地産等暴利行業。一旦投機産業出現風險,就會引爆次貸危機。這也是國家銀行不給中小企業規範的貸款資格的後果。

  袁鋼明進一步指出,“最近部分中小企業因融資鏈條斷裂跑路,很多都是因為把資金大量投入房地産、買礦等高風險暴利行業而出事的。踏踏實實做實業的,資金反而並沒那麼緊。”此觀點也得到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的贊同。

  民間借貸越來越瘋狂,應該如何化解風險呢?對此,袁鋼明給出三點建議:一是堅決控制投機性産業投資或金融活動;二是適當放鬆過緊的貨幣政策;三是提高存貸款利率。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